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极端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与灾害防控研讨在沪召开

来源:三局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5-01-27

【 字号   】

    2024年6月16至17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极端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与灾害防控研讨在上海召开。30多位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学术研讨和报告。现场参会人数达到800人,线上观看超10万人次。

 

    本届大会以“极端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与安全”为主题,共设置了大会报告、主题研讨、主题报告三个环节,集中聚焦五大主题,分别为艰险山区隧道(洞)工程智能建养与安全、跨江越海通道工程智能建养与安全、城市大型综合枢纽工程智能建养与安全、桥梁工程智能建养与安全、道路与铁道工程智能建养与安全,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水利、市政、国防工程领域以桥隧为主干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发展与经验,并面向“十五五”规划探讨如何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发展。

 

    大会同期还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科编委会。会上,聂建国、崔俊芝、杜彦良、岳清瑞、李华军、马军、刘加平等院士及有关专家围绕《Engineering》期刊土水建学科的发展现状,总结过去所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Engineering》打造世界一流工程科技期刊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极端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养与灾害防控研讨在沪召开


    (图、文/李晨)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