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科学发展 合作共赢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

    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在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和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徐匡迪的倡导下,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依托和发挥上海特殊的地域、经济优势,以及院士多、专业分布广的优势,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合作委员会”),组建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院士中心”),合作委员会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合作的内容:
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组织以在沪院士为主的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专家,对上海市和有关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工程科技问题、战略规划、方案及其实施等问题提供咨询与评估;
接受企业委托,为企业(集团)的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咨询,促进企业的技术改良和技术进步;
根据上海市和有关地区的发展,承担由“合作委员会”或有关院士提出的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咨询研究项目;
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促进上海市及有关地区工程科技的研究、发展、应用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为上海市发现、培养和引进青年科技人才服务;
  做好在沪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联络和相关服务工作。
实践证明,在院士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院士中心”这一模式,可以使各地更紧密地围绕国家需求开展工作,使中国工程院与各地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更有效地把院士专家特长和各地发展需求相结合。
六年多来,“上海院士中心”按照“合作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累计开展各类咨询或学术活动300余项,吸引海内外院士500余人次参与,新闻宣传报道累计700余篇。逐步形成了以决策咨询、学术活动、院士服务、科学普及、项目管理与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五块工作内容。
“上海院士中心”之所以顺利开展了这些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一、发展过程中的“七个一”
1.一个明确的目标
即“以咨询和咨询性的学术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院士的智囊作用,开拓创新,服务于科教兴国、科教兴市主战略,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根据自身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决策咨询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既体现了院地合作的宗旨,又体现了“上海院士中心”工作的实质,使得院地双方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
2.一个有力的领导层保证
院地合作离不开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工程院院长和上海市市长担任合作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则由副院长、副市长担任,这充分体现了领导的重视。每年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工作,对第二年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确保“上海院士中心”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中心由市科委主任直接分管,上海市各相关委、办、局职能处室的领导作为中心兼职副主任参与指导,可有力地发挥中心的作用并扩大影响。
3.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头人、一批热心的院士
“上海院士中心”成立以来,组织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与中心主任翁史烈院士的精心筹划和组织是分不开的。翁院士是一位德高望重、造诣深广、认真负责、善于管理、热心中心工作的领头人,虽然翁院士平日工作繁忙,但照例每两周来中心一次,对主要工作进行细致部署。同时,院士是院地间合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心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大都出自院士们的思路和想法。众多国内外院士们的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中心的社会影响力,也锻炼了中心员工的组织活动能力和学术把握能力。
4.一个完善的机构、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和一套严谨的制度
“上海院士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上海市科委直属事业单位,上海市政府为中心的运作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上海院士中心”现有10名工作人员,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同时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分布较广,有利于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适应院士工作专业化、多样化的需求,中心分批派送员工参加“注册咨询师”、“公文写作”、“技术经纪人”等培训学习。同时,中心酝酿和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如《业务学习制度》,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考察及学术活动作为业务学习来对待,以提高员工自身业务水平;制定《会务制度》,把事务性工作外包,实现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新闻宣传制度》强化媒体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这样既能岗位明确、各司其职,又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优势。
二、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决策咨询,注重调研跟踪,经济效益显著
1.积极开展重大咨询
“上海院士中心”的工作重点在咨询,中心充分结合国家及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献计献策,努力提高决策咨询水平和能力。依靠院士牵头,同时组织不同学科的院士和专家参与,充分发挥院士群体作用,深入研究,注重咨询质量,逐步成为促进上海及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六年来,累计开展并完成咨询工作20项,其中委托项目6项,自立项目10余项,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咨询研究报告共4份。咨询研究涉及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医药卫生、人才教育等众多领域。一些事关区域发展战略全局的咨询建议得到落实,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显著,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咨询质量。中心在组织咨询活动前先赴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调研,在与院士专家充分沟通、摸清背景的情况下,再着手组织活动,保证了活动的质量。为了确保上海市民的饮水安全,在召开“上海市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对策”院士(专家)咨询会和“加快长江口南支边滩淡水水库链建设”专题研讨会前,中心组织水利、水务、环保等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到长江口实地考察和调研,在钱正英、潘家铮等院士的指导下,形成“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是不断跟踪事态发展,提高咨询实效。中心不断跟踪以往咨询项目的事态发展,提高其实效。目前,各项咨询的后续效应逐步显现。根据中心咨询报告建设的总投资25亿元的上海陈行陆域水库和120亿元的青草沙水源地工程陆续开工,将改变上海80%原水取自黄浦江的不合理的历史。此外,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委托咨询“淮南煤电一体化工程”2台60万千瓦机组已经开始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并网发电,全部纳入上海市电网统一调度。由此减少的燃煤运输,可为上海每年节省3亿多元,实现了沪皖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是充分尊重专家意见。每次咨询会后,依靠院士专家的力量,精确把握、如实反映各方意见,这样的咨询建议对政府的决策才更有参考价值。如“探索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咨询报告,是依据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形成的,工程院领导悉数到场,近30余位院士积极与会。潘云鹤副院长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言简意博,全文被《文汇报》刊登,并被《新华文摘》收录,影响深远。咨询报告在修改过程中,为了充分尊重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数易其稿,并将作为工程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咨询报告的一部分。
如何提高咨询工作水平、取得实效一直是大家研究思考的焦点,在咨询工作中,我们提炼出“3+1”模式:“3”即围绕大局选准课题、集思广益做好调研、精心策划写好报告,做到谈问题具有针对性、提建议具有实用性、抓实施具有操作性;“1”即在咨询报告递交后继续跟踪,开展深入活动,力求提高质量、取得实效。
2.积极参与院士们承担的重大咨询项目
如:徐匡迪院长领衔的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中,王威琪院士承担的第11分课题“医疗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范立础院士“重大复杂工程全寿命机制探讨——设计、施工、管理新理念”的课题;闻玉梅院士“基因重组病原微生物研究”。中心除经费上积极支持外,还派专人参加项目的前期调研、案例分析、协助撰写报告等核心工作。
3.主动做好中国工程院委托工作,院地联系更加密切
如:成功举办了“摩擦学工程科技论坛——润滑应用技术”等四场工程科技论坛;配合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完成“工程院学术活动管理工作研究”报告,对今后工程院学术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发挥区域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上海院士中心”通过积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依靠院士们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围绕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促进了广大工程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作内涵。六年多来,中心共主办60余期院士沙龙及研讨会,为工程科技人员展示才华提供舞台;组织东方科技论坛104期,探讨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一些品牌活动每次高朋满座、发言踊跃,这主要是因为:一是依靠院士、专家们集思广益出主意、想办法,学术主题层出不穷;二是加强信息搜集,围绕大局选准主题;三是会前上门调研,认真听取建议人想法,精心策划,保证活动质量;四是积极营造宽松气氛,坚持学术平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五是媒体关注,宣传报道力度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如:
“数字城市与数据通用”院士沙龙纪要受到了上海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有关委办已经就“城市交通信息化”展开进一步深入讨论,并在2006年全面启动了上海“城市交通标志”等一系列实事工程。
中心依托院士资源,组织院士为《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出谋划策。有近20位工程院院士、7位科学院院士获得上海市委、市府表彰,以感谢院士们为规划编制工作所做的贡献。
同时,中心非常注重为本市重大科研项目凝练主题、为重点科研项目指南编写提供参考。如组织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就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推进干细胞研究进行讨论。最终,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团队一举获得市科委重大专项,提高了上海地区申请973、863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
中心搭建以院士为人才资源的平台,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两院院士占全国近20%。通过高端人才互访,实现长三角科技联动,以点盖面,对促进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如联合组织长三角院士专家为浙江企业节能减排攻关献策;组织在沪院士参与浙江省科技功臣的评审等。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合作,把院士智囊效应向全国辐射。如与河南省开展中药保护及开发技术交流;为新疆企业节能提供技术支持等。
在中国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院士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密切联系。先后邀请联合国副秘书长金学洙博士、瑞典、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工程院高官和院士访问上海,就部分专题展开交流和学术讨论。如“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对策国际研讨会”会后撰写的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欧盟的高度关注,并决定明年3月再次举办“中欧新现再现传染病研讨会”展开进一步深入讨论。
四、“三不分”理念贯穿于院士服务工作,通过多渠道宣传手段,让社会了解院士,让院士服务社会
“院士之事无小事”是“上海院士中心”的服务宗旨,是树立“院士之家”优秀形象的基础。特别是六年来始终提倡的“三不分”原则,为强化服务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即不分界别、专业(不分工程院院士,还是科学院院士)、不分地区(不分本地院士,还是外地院士)、不分国籍(不分国内院士,还是国外院士),中心都将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做院士的亲人,让院士有家的感觉。
“生活服务是基础,知识服务是关键”,中心从院士的需求出发,推出了全国第一册“院士服务指南”。除经常组织院士参观上海重大工程建设成果、为院士就医提供便利等常规生活服务外。还提供科技信息在线查询、跨系统数据检索以及科技情报检索等专业服务。并根据院士特殊需求,制作专业级数据库,如为陈赛娟院士“量身定做”的血液学数据库受到陈院士科研团队的充分肯定。近期,中心还将通过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通“科技114院士热线”,为院士提供更深入的科技服务。
六年多来,中心保持与各媒体的密切联系,以活动或人物专访的形式,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电视台、电台等各类媒体报道近700余篇。大力弘扬院士们的重大成果和突出贡献,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建立新闻通气会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报道本市院士相关工作进展。
中心积极策划多元化的科普活动,以院士为主体,让市民与院士面对面交流,逐步扩大受众面。分别邀请杜祥琬、梁晋才、朱能鸿、周后元、戴复东、郑树森、戴剋戎等院士做客“院士讲坛”,先后举办了15期,累计参与市民达5000多人次。为使更多市民受益,中心免费发放听讲证,目前已有近千位市民申领,进一步扩大了“院士讲坛”的影响。中心组织还新颖的“院士课堂”,把同学们请到院士的实验室,以实验室为课堂,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从传统科普向社会化科普的转变。此外,中心还为组织院士专家为青少年创新项目提供科技支撑,帮助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学生勇夺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这是中国学生首次问鼎此项殊荣。
“上海院士中心”作为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具体执行机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执行合作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入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开创院地合作更广泛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2008年4月)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