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212次香山科学会议研讨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9月24至26日,举行了以“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为主题的第212次香山科学会议。孙铁珩院士、王文兴院士、魏复盛院士和周启星研究员为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39家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研讨了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现状。之所以要花大精力讨论这个话题,主要原因一是圈内人士对我国土壤污染到底严重到什么地步仍无共识;二是圈外人士对专家常呼吁的“土壤安全应与国家安全并重”的提法缺乏了解,无法对其提出看法并给予支持。
  通过较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们对土壤污染原因的认识较一致——人类行为造成了土壤重金属、农药、石油污染,土壤酸化,营养元素流失,进而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降低了作物产量。专家们认为,土壤污染区别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是土壤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并不像在水和大气中易于识别。二是土壤环境使污染难于扩散和稀释,在土壤中容易积累并达到很高浓度,同时它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三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难自我恢复,必须依靠科研单位乃至社会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当前,我国在土壤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其中的一些技术储备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与诸多因素相关。比如,虽然社会流行“生态热”、“环保热”,但将口号转变成真正深入人心的意识仍要国家付出许多努力,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富裕,花大量资金去除土壤污染仍是件很难的事。当然,现有的技术还要系统化、集成化仍是自身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孙铁珩院士认为以上是与全国迄今没有统一组织过土壤污染普查有关,家底摸不清,全面、系统的认识也就无从谈起。国家决策部门应当给予重视,同时与土壤污染相关的生物、化学、物理甚至数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应当组织起来,尤其是在本学科内部,应当提倡以任务带学科,将研究的科学问题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在1995年国家颁布的土壤质量环境标准基础上,制订、修订相关标准和有效治理措施,以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特点。
  与会专家认为,全盘看待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必须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入世”对我国的影响等战略因素,学科建设应当严谨、实用,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只有科研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才能使土地污染得以全盘认识和彻底治理。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