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经济、科教合作与交流,促进深港两地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深圳市高新办、深圳市虚拟大学园管理中心、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共同举办了“深港经济科教合作论坛”。围绕粤(深)港合作如何优势互补、互为依托共谋发展,政府政策层面上如何促进及推动两地加强合作,深圳如何发挥好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粤港双方如何加强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合作,如何建立良好的民间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论坛邀请了香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作了“加强港粤科技合作,共同振兴经济”的主题报告,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惠武副主任作了“CEPA为粤港经济合作创造新的机遇”的报告。深圳市总裁俱乐部、国内36所高校驻深圳研究院代表、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陈清泉院士在报告中指出,香港虽拥有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但其高技术产业成分偏低,而目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转型已势在必行,发展创新科技,把香港发展成创新和科技中心是一条出路。
他同时指出,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一定要和珠江三角洲融合,成为三角洲城市带的先锋成员。各方要做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的经济、雄厚的生产力和低成本的生产基地的优势,以便增加需求,降低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取得共识,加强协调。陈清泉院士认为,粤港合作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扩大需求和市场,也就是增大饼块,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瓜分饼块上。这方面,中央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协调。
陈清泉院士在报告中建议,创建新型国际化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乃是当务之急。现代大学在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是:全球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终身学习。要有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灵活的机制, 才能打造一流人才。香港政府近十年在大学教育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使香港的一些大学具有世界水平的学者和实验室,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科技人员的不断补充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把香港各大学的学位公开给内地及其他地区,积极吸引内地人员到香港学习,他们将成为促进内地和香港工程科技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生力军。
李惠武副主任在“CEPA为粤港经济合作创造新的机遇”的报告中分析了粤港近年来经济贸易的数据,指出:粤港两地已经形成了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紧密关系,粤港合作成为广东经济起飞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的发展已缩小了粤港经济之间的落差,广东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阶段,粤港合作应改变“前店后厂”的方式,寻求新的合作模式,目前两地应以CEPA为契机,以“前瞻、全局、务实、互利”的方针推动粤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共筑区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