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学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02-04

【 字号   】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4 0:14:13


李文华院士强调,“我们能做的很多工作,其他国家未必能做。要有反省和创新精神。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学!”

 
“要把我国从生态资源大国变成生态科学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对生态系统的机理、功能和过程研究不足;在全球范围包括亚洲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还需要加强主动性,有更多创新性的研究工作,而不只是跟在别的国家后面参与或补充,给人家当小伙计;对我国丰富的传统生态学知识还缺乏应有的重视,以及系统的总结和提高;在解决国家和地方面临的紧迫问题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储备和坚实的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2月1日,在中国生态学学会30周年庆典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第六届理事长李文华作上述表示。生态学界人士在深切怀念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马世骏院士及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一代中国生态学家的同时,对中国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期望。
 
李文华表示,150年来,生态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一直不被承认的“丑小鸭”,变成广受关注的“白天鹅”。
 
“当前在中国大地上,在政界、企业界、老百姓以及科学界,生态学已成为被广泛关注的名词和研究领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曲久辉院士表示,“尽管如此,也出现生态学名词被滥用、生态学内涵被曲解、生态建设被异化的状况,生态学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中国对生态学的关注历史悠久,并有很多朴素的知识,但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比国际上晚了整整80年。李文华表示,虽然受到一些干扰,但所幸我国生态学研究总体发展很快,逐渐从以本底调查和个体、群落学研究为主的生态学奠基时期,发展到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定位研究为主的系统生态学发展时期,再到目前以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学研究时期,在这期间,中国生态学学会对中国生态学的发展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文华认为,今天,生态学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生态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持续壮大,为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投入生态学研究与生态建设的经费逐年增加,实验设备不断更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定位观测研究已构成网络。伴随着学科的分化和融合,中国生态学学会也已发展成为具有18个专业委员会、5个工作委员会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团体,成为国际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国家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机构。
 
“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学!”李文华强调,“生态学有自然地域的差异,同时因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有各自特点,我们能做的很多工作,其他国家未必能做。要有反省和创新精神。”
 
在呼吁有关部门尽快修改和完善现行的科研绩效考核和成果评审制度的同时,李文华呼吁中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在宏观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甚至竞争中,要做到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互惠互利;在科学研究与实践中,要重视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协同攻关;既不要盲目自满,又不要妄自菲薄。
 
中国生态学学会现任理事长、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刘世荣表示,中国生态学学会将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实和营造更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促进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学术争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生态学学会在地学、生态环境学等等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表示,“我们也期待与中国生态学学会加强合作,共同作出一些划时代的成绩。”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