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工程需要管理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12-14

【 字号   】

徐匡迪


2010年10月11日

 


各位院士:
    工程区别于文学、艺术和纯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探索的特点之一,是其规模化、群体化、技术化的集体劳动过程,而且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运用、多门类、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工程管理可追溯到远古时人类群体劳动的实践,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及中国春秋战国时开筑邗沟等大型土木工程的建造过程中,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针对规模浩大的劳动组织和纷繁复杂的施工安排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这种自发的、朴素的实践经验,积淀了人类数千年的工程智慧,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催生了工程管理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以来以美国曼哈顿工程、登月工程为代表的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技术日益复杂,质量控制更趋精细,导致管理学、系统学、运筹学等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应运而生,成为工程管理学科成长的巨大牵引力,工程管理开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解决各种复杂工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并显著提高了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当前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已成为处理工程问题缺一不可的手段。工程管理,已经演变成为使工程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而对工程的相关要素和活动实施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工程管理工作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工程的建设实施过程,而是延伸到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它既包括建设施工中的管理,也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制造和生产管理,还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管理,以及企业转型、体制创新的管理,产业乃至工程和科技重大布局和战略发展的管理等等。总之,管理和技术、经济的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一大突破,一些国家甚至把管理、科学与技术视作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然而,过去的一个世纪,在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人们沉湎于享受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飞跃,忽视了人类活动给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的严重破坏,甚至出现了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解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工程作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将持续地塑造着人类当前和未来的存在状况,更多的承载着影响人类未来的重要使命。由此可知工程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譬如,怎样提高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以保证工程质量和保障民生安全;再如,对大型工程加强科学论证、通过价值工程和目标管理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总之要通过工程管理体现正确的工程理念,履行工程的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和谐。这就对工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萌芽朴素的工程管理理念,但我国管理学科的发展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工程管理作为一门面向工程的专门学科,起步较晚。三十年的学习、积累和实践,已使我国工程管理的水平日益提高,为我国工程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组织实施了两弹一星、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工程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发展速度之快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作为这样一个工程大国,工程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设计是否合理,质量和效益是否良好,预期的工程目标能否实现,并最终决定了工程项目的成败,而这些工程的成败又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我们的国家将通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实现从人口和制造业大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变革。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成分,希望工程管理学科能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