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2014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六届中俄医药国际学术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三局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7-18

【 字号   】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药理学会、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药理学会、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药理学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承办的2014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六届中俄医药国际学术大会于7月2日在哈尔滨市举行。

 

    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高血压、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肿瘤、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以及转化医学等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专题报告,对医药学研究的新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以及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副校长A.A. Svistunov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刘昌孝和韩雅玲,俄罗斯科学院院士Vladimir I. Zlobin,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副校长V.N. Nikolenko,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副校长V.V. Kuznetsov,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等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40余名知名专家做了分会报告。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郁,国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医药学的新成果、新进展,展望转化医学的发展和未来。本次会议对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新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为基础、临床和转化医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并为将来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俄罗斯不仅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科研院所众多,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本次会议,俄方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代表团与会,体现了俄方对中俄科研交流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多位俄罗斯专家以大会及分会报告形式全面介绍了俄罗斯在医药领域的教育和科研现状。这次会议为中俄医药领域的教育和科研成果交流与探讨搭建了桥梁,将开启中俄在医药领域深入交流和密切合作的新篇章。

 

    7月1日,在中方联盟主席杨宝峰院士与俄方联盟主席格雷鲍奇卡•彼得•维达利耶维奇院士的共同倡导下,由中国46所医科大学和俄罗斯46所(全俄共48所医学院校)医科大学参与的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宣布成立。本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俄近百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俄联邦卫生部伊戈尔•尼古拉耶维奇•卡格拉曼扬副部长、中国工程院樊代明副院长、黑龙江省孙东生副省长、俄联邦教育科学部驻华代表、俄联邦驻华大使馆公使陶米恒先生、中国工程院白玉良秘书长等中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成立仪式。

 

    樊代明副院长代表工程院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讲话。他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对联盟的意义给予肯定,对中俄医药卫生事业的合作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中俄双方充分利用联盟搭建的平台,在医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合作、产业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为中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在成立仪式上,作为新当选的首任联盟主席,杨宝峰院士与格雷鲍奇卡•彼得•维达利耶维奇院士共同签署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章程》和《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备忘录》。随后,与会主要领导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揭牌。

 

杨宝峰院士在大会上致辞

 

大会会场

 

樊代明副院长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立仪式上致辞

 

杨宝峰院士与格雷鲍奇卡•彼得•维达利耶维奇院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许超千供稿,哈尔滨医科大学提供照片)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