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4-5日,由《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编辑部和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共同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2014国际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暨《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第三届编委会”在浙江绍兴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本次论坛邀请了美国迈阿密大学 Alan Livingstone教授,德国基尔大学Holger Kalthoff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oulay Alaoui-Jamali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刘允怡教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刘宏群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夏穗生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万钧教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董家鸿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钦伦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春友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周宁新教授等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作了关于《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是否应该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专题报告,对近年来国外临床对照研究进行总结,认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卢宠茂教授作了关于《肝癌的系统化外科治疗》的专题报告,对肝癌肿瘤分期、治疗方案及生存率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化肝切除的观点。Alan Livingstone教授作了关于《肝切除或肝移植是否是治疗肝癌的最佳治疗手段》的专题报告,认为基于目前面临的医疗费用、免疫抑制/耐受、有限的供肝来源等一系列困难和难题,肝切除和肝移植可以作为两种互补的治疗手段。补救性肝移植可以节省稀缺的供肝,获得最大收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作了关于《肝移植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从肝移植标准、创新技术、乙肝复发防治、个体化免疫抑制、DCD肝移植五个方面对目前肝移植新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表明肝移植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Holger Kalthoff教授作了关于《胰腺癌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阐述了目前胰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取得的最新进展。Moulay Alaoui-Jamali教授作了关于《细胞重编程技术治疗癌症的突破与前沿》的专题报告,提出了通过重新编码肿瘤前体细胞,使带有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的干细胞样细胞成为不侵袭的后裔的观点,并分享了基因编码工作的前驱研究成果。细胞重编程技术的治疗手段是癌症治疗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抗癌治疗研究新的突破方向。
董家鸿教授作了关于《定量肝切除》的专题报告,介绍了精准肝切除这一肝脏外科发展的新理念。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钦伦秀教授作了关于《免疫/炎症微环境及肝细胞癌转移》的专题报告,认为免疫/炎症微环境状态和肝癌的转移及愈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王春友教授作了关于《慢性胰腺炎到胰腺癌——现状、思考与策略》的专题报告,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慢性胰腺炎可能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其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报告认为对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宜采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并介绍了改良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PHR)。周宁新教授作了关于《306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专题报告,对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实施的306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病例作了汇报。
国际肝胆胰疾病高峰论坛为两年一届,本次为第三届。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共有10位国内外肝胆胰领域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涵盖了肝胆胰疾病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领域内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报告现场反响热烈,同仁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和交流观点,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加深了友谊,更深化了国际同行间对肝胆胰疾病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最新进展的了解,为国内外同道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第三届编委会于9月5日下午召开,有3位外籍编委和37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国内编委出席了编委会。《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是中国第一本肝胆胰疾病领域全英文专业期刊,也是全球肝胆胰疾病领域四本主要的学术刊物之一,迄今走过了整整12年的历程。目前海外来稿量占50%以上,外籍专家审稿率占90%以上,杂志于2007年被SCI收录,今年7月最新公布的2013JCR影响因子为1.167,五年影响因子为1.469。期刊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今年3月获批国内统一刊号,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资助,并荣获“浙江省科技期刊特等奖”。
大会合影
郑树森院士作大会报告
刘允怡院士作大会报告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编辑部董燕萍供稿并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