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工程前沿技术研究论坛在南京召开

来源:二局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发表时间:2015-12-02

【 字号   】

    11月27-28日,由东南大学、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等单位主办,东南大学土建交通学部承办的“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工程前沿技术研究论坛”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缪昌文、钱七虎、王梦恕、宁津生、张祖勋、王景全、张建云、王超、杜彦良等9位院士,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先生及来自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共计300余人参加论坛。

 

 

 

    缪昌文院士主持了27日上午的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钱七虎院士首先做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城市内涝的治本之策》的主旨报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机动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快速集聚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诱发了道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建设和谐城市的最强不和谐音符。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失衡、工业污染与汽车尾气污染入手。钱院士提出:要根据客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来抑制城市规模,要实行面向交通的城市规划模式,推进由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相结合的多中心城市圈建设;要创新转变交通方式,大力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以提高城市交通供给能力;治理工业污染要与治理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相结合,科学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此外,钱院士还根据城市内涝频发的内因和外因,指出要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排水通道进行防治城市内涝。

 

 

 

    王梦恕院士做了《交通规划是国家城市发展的纲》的大会报告,指出交通规划与建设是国家城市发展的纲,一定要通过交通建设来带动地区发展,而不是先建设城市再建设交通。汪光焘部长做了《科技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大会报告,他指出,生态城市试点建设已成为热点,要注重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更要注重建设效果。提出要评估建设之后的生态效果,因地制宜,建立适应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可操作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

 

    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等23位专家从“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智能交通与数字城市”、“交通工程与交通设施”、“城市建设与市政工程”等5个方面,分别做了城市景观设计新方法、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形成机理与疏导、城市交通规划科技创新、智慧高速公路、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智能移动互联交通系统、路面耐久性设计、饮用水处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技术等方面的报告。

 

 

    28日下午,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教授和东南大学王炜教授主持召开了圆桌会议,围绕“城市交通科技创新”展开热烈讨论,认为城市交通问题既是我国面临的热点问题,也是痛点问题,要真正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应当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秉持“供需平衡、主动引导、效率优先、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坚持“引导交通需求、完善交通供给、提升通行效率”的基本策略,确立“高效、低碳、绿色、安全”的基本目标,强化城市交通规划,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公交畅通城市,引导合理交通需求,保障高效交通供给,全面提升交通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土木、建筑、交通、材料等相关领域十多位院士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围绕“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工程前沿技术”的主题,就如何从科学规律上认识城市及城市交通的发展、搞清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的交互关系展开充分探讨,这将进一步地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真正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及其交通系统做出积极的贡献。

 

    (供稿:邢慧娴、唐海英;照片由东南大学提供)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