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樊代明: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1-30

【 字号   】

(2010年12月6日)

 

尊敬的延东国务委员、万钢副主席、宋健、匡迪名誉主席,各位院士,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十周年工作座谈会,既是对十年百场工程科技论坛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为谋求工程科技论坛创新发展的一次研讨和咨询,可以说是我院工程科技论坛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亲临指导,这已经是延东委员在百忙之中,今年第三次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对工程院各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使此次纪念活动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稍后,延东委员还要做重要指示,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根据安排,首先由我向大家简要汇报十年来工程科技论坛的发展情况,谈一谈对工程科技论坛的认识和体会,谈一谈对进一步加强工程科技论坛工作的思考。
    为了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给工程科技人才提供学术交流的舞台,从2000年举办第一场“工程科技论坛”开始,十年来,我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1个地市,组织了111场工程科技论坛,内容涉及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能源与矿业,环境与轻纺,化工、冶金与材料,土木、水利与建筑,农业,医药卫生,以及工程管理等18个专业领域,参与院士专家千余人,论坛受众人数过万人。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促进工程科技领域中重大的方向性、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促进新兴、边缘与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工程科技界的专家,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舞台,鼓励优秀人才成长”的宗旨,力求做到高站位、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拓展和丰富论坛的内涵和活动方式,不断发挥和放大论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十年的不辍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个能够体现和代表国家工程科技水平的高端学术品牌,一个能够推动和引领国家工程科技发展的高端学术阵地,一个能够发现和培养青年工程科技人才的高端学术平台。
    十年的创新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一是紧扣科技活跃领域,紧跟科技前沿问题,把握科技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工程科技界最高学术机构的定位。二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和经济重点发展战略,反映国计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凝聚智囊团合力,发挥思想库作用,有效实现了最高咨询机构的职能。三是努力搭建民主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才华展示舞台,致力充当后备科技人才成长的推手,弘扬提携后进的作风,鼓励自我展现的意识,进一步保证了论坛强大的吸引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四是积极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渗透和科技融合,催生孵化新兴学科,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推动各专业纵向发展和横向交叉,有机高效的整合了院士专家的智力资源。
    十年的努力实践,如果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能够获得科技界和社会上的普遍好评,能够形成一定的学术品牌影响,能够取得一些成果、收到一定成效的话,那么,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个部门的鼎力合作以及广大院士专家的广泛积极参与,这是工程科技论坛稳中渐进、逐步成熟的先决基础;得益于各学部常委会精心设计规划及相关工作人员辛勤劳动和全方位服务,这是工程科技论坛突出宗旨、彰显成效的必要条件;得益于承办方细心组织策划及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协助,这是工程科技论坛形成规模、提高影响的重要保证。
    面向未来,随着国家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针对“十二五”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也将履行新的使命和任务。中国工程院2010-2014年工作纲要中,围绕学术活动特别是工程科技论坛这一重要载体,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工程科技论坛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一、要“聚焦”前沿热点,进一步加强论坛的引领和辐射效应。我们将继续紧扣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问题,始终坚持工程科技论坛既定的基本宗旨,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指导,以工程科技的前沿攻关、重大问题解决为牵引,根据不同学部和不同学科的特点,突出国际性、前沿性和应用性,关注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既体现特色,又兼顾共性,力求小、精、尖,避免高、大、全,力争实现推动一批工程科技专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一大批社会产业的跨越发展,发现和培养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的目的,辐射和引领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工程科技水平的共同提高,从而不断促进中国工程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努力在聚焦、引领和辐射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论坛的规模、打造论坛的特色品牌,为论坛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要“聚集”发展力量,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只要有利于工程科技论坛的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论坛的宗旨弘扬和主题拓展的发展力量,我们都可以积极吸纳整合。在保持工程院学术高端性的前提下,广泛联系和邀请一些主流行业、大型企业、综合高校、重点院所共同承办或协办,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为更多的科技事业单位提供发展的高层次平台,不断提升论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要“聚合”学术思想,进一步营造民主、活跃的学术环境。切磋成良玉,相击出灵光。工程科技论坛是一个学术论坛,因此必须始终致力营造自由、严谨,开放、求实的学术研讨氛围,努力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努力实现学术交流、思想交锋、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完善学术交流平台的机制措施,力求做到规避权威、广开言论、鼓励互动、聚合思想,切实使论坛成为孵化创新思想、催生新兴学科、扩展科技视野、深化科学认识、弘扬学术民主的重要阵地;努力把工程科技论坛打造成为中国工程科技界最具权威、最具前瞻、最具活力、最具先进性的学术高地。
    四、要“聚变”论坛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学术成果的总结提炼。论坛的目的是通过交流碰撞提升学术水平、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对于论坛产生的积极成果要及时地总结、归纳、提炼和宣传,通过“广而告之”,实现广而思之、广而研之,最终“广而用之”的目的。我们要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完善与工程院最高学术机构相匹配的论坛发展机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全局性、前瞻性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能力,不断加强运行机制、组织程序、管理规定和成果宣传等制度体系建设,保证论坛层次的高端性、论坛成果的广泛应用性。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应该说工程科技论坛这把学术宝剑还没有完全展示出它的锋利和光芒。我们应该珍惜当前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单位和兄弟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院士和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一定能够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引领未来,为中国工程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