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经贸委、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的青岛港务局"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于2002年7月24日至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由于活动精心组织,院士、专家技术针对性强,学术报告、专题技术座谈和技术合作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欢迎。
参加院士行的院士、专家和活动的组织部门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青岛港情况简介
青岛港是具有110年历史的现代化国际亿吨大港,国家520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近十年来,在山东省、青岛市和交通部的领导下,以建设现代化国际亿吨大港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坚持走质量兴港、科技兴港、实干兴港之路,实现了港口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港口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港口生产连续跨越7个千万吨级大台阶,2001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400万吨,成为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7016万吨,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完成264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大港第19位。十年来上缴国家各种税费44亿元。
--港口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越来越强。青岛港艰苦创业,改造了一座百年老港区,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港区。建成投产了四大工程六座码头,港口靠泊能力由万吨级提升到30万吨级,港口通过能力由2000多万吨扩张到1亿多吨。港口资产由5亿元裂变增值到103亿元,为国家净增98亿元优良资产。建立起了以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为龙头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先后建成投产了一批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码头和装卸设备。拥有了可靠泊1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专用码头,可靠泊32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的原油码头,180万立方米的全国港口最大的油罐群,可靠泊30万吨级大型矿石船舶的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的粮食专用码头,现代化的信息中心,全国港口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造港口传统作业方式,港口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流程化作业。装卸生产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根本性转变,并正在向信息网络密集型转变,跨入了规模化、专业化大生产的新时期。成为世界集装箱大港第19强,我国最大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最大的矿石进口基地,重要的煤炭进出口基地,沿黄流域最大的粮食进出口基地。
在加快现代化大码头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开发和攻关。2001年全局申请专利105项,目前已授权84项。
--港口改革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十年来,转岗分流近万人,没有将一人推向社会。对内对外开放逐年扩大,引进外资2亿美元,先后建立中外合资企业20家。并已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实现了强强联合,双赢发展。
--职工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职工人均收入是十年前的14倍,其中装卸工人的收入是十年前的15倍。16000名职工人人有岗位,人人创效益,成为港口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港口精神文明建设越搞越好。近年来,朱鎔基、邹家华、吴邦国、王忠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对关于青岛港的调查报告作出批示,对青岛港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交通系统"三学一创"典型和全国港口行业的示范"窗口",并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01年成为全国五家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企业中唯一一家服务性企业。
二、"院士行"活动的基本情况
应邀参加本次院士行活动的院士、专家有吴澄、郭重庆、李德仁、钟群鹏、高金吉、张明高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柴跃廷教授、刘民教授、国办秘书局陈拂晓专员、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陈钢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峥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青岛市经贸委、交通部科教司、有关省市经贸委领导,上海、天津、厦门港等10个港口代表参加了此次院士行活动。
在6月24日院士行活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副主任吴澄院士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工作内容,他希望通过在企业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专题技术座谈和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讨、咨询,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青岛市宗和副市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综合处处长王为民主持会议并讲话。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围绕发展战略、经营理念、技术创新、企业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请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能够对青岛港的技术难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开幕式后,院士、专家及有关领导在常德传局长的陪同下,在雨中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迅猛发展中的青岛港新老港区。院士专家们对青岛港卓越的战略决策、严格的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青岛港作为传统企业发展到今天,展示了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管理的成功结合,实现了国企改革破蛹化蝶般的不凡成就。所到之处,受到了海港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
7月25日上午,李德仁、郭重庆院士和柴跃廷教授,分别以"数字港口与3S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为主题作了专题学术报告,院士专家们在报告中不仅介绍了当前港口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同时就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报告会始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与会代表提问踊跃。
7月25日下午,活动进入专题座谈讨论阶段。院士专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和港口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港口发展共性问题、物流与电子商务、装卸工艺与优化调度和机械设备金属结构诊断等4个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讨论中,港口工程技术人员与院士专家们面对面坦诚交流,就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难题和今后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方向争相提问。院士专家当场认真解答了部分问题,同时将有关问题详细记录并纳入双方今后的开展技术合作的重要内容。
7月26日上午,国家经贸委、工程院、省市经贸委领导和院士专家与青岛港务局联合举行诊评意见反馈、签约、和院士行总结会,现场签定了四项合作意向书。
会上,应邀参加此次院士行活动的院士、专家和国家经贸委、工程院、山东省经贸委、青岛市经委的有关领导,分别就青岛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30条诊评意见和建议。
三、此次院士行活动的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是领导重视、准备充分、安排紧凑,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对于青岛港务局能够成为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2002年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的第一家,青岛市经委和青岛港务局高度重视,他们将此次活动作为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提出宏观决策咨询意见,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以实际行动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青岛港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对院士行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开幕到结束及后续工作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和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活动方案,研究确定有关咨询诊评课题,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国家经贸委、中国工程院有关人员陪同院士、专家进行了预调研,有关专家先期2次对青岛港进行考察,详细了解青岛港企业发展战略、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港口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等情况。同时根据院士、专家的要求青岛港为院士、专家提供6万多字有针对性的背景材料,提前以多种方式与院士、专家就诊评课题进行交流。
青岛港务局与青岛市经委共同制定了院士行详细接待方案,成立了以常德传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要求以"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工作标准,严细实全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了青岛港的管理水平,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青岛港人"亲切、热情、文明、礼貌"的美好形象,给院士、专家和全体参加活动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是此次院士行是着眼行业共性问题进行的首次尝试,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此次院士行国家经贸委组织有关省市经贸委领导及上海、天津、厦门港等10个港口代表共同汇集青岛港,活动期间,专门安排时间就港口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对青岛港反映出的具体技术问题,也从全行业的角度探讨研究解决的必要性和将来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学术报告主题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对各家港口技术创新和管理工作的需求,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对港口行业技术进步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院士行工作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达成的协议具有可操作性。此次院士行的最大亮点是有关工程院院士及专家和青岛港的成功合作。此次院士行的诊评的3个方面的技术专题是青岛港从由下而上提出的近30个题目中,筛选出的行业技术关联度较大的物流与电子商务、装卸工艺与优化调度和机械设备金属结构诊断。
在深入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有关院士、专家分别代表本单位与青岛港务局有关部门签定了《青岛港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及实施》、《青岛港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青岛港重要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装箱码头作业全过程智能动态建摸与仿真及工艺方案优化系统研究与开发》等四项技术合作意向书。这些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发无论对青岛港还是对港口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有的项目可望纳入国家有关部委重点支持计划。
四是学术报告精彩,为青岛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李德仁、郭重庆院士和柴跃廷教授,分别以"数字港口与3S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为主题作的专题学术报告,进一步激发了青岛港塑造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