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院士专家技术创新山西行”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6年10月19—21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主办,山西省发改委、山西省经委承办的“院士专家技术创新山西行”活动在太原市隆重举行。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常委左铁镛院士率队,张国成、陈国良、于德全、张伯礼等5位院士、13位镁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及医药行业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山西省委省政府致辞。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刘艳荣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活动概况
  此次活动由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共同组织实施。参加活动的有左铁镛、张国成、陈国良、于德全、张伯礼等5位院士和胡伯平、张奎、杜文博、李培杰、崔建忠、史文方、丁文江、杨院生、刘正、张济山、倪道明、王浩、叶文才等13位镁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及医药行业专家。山西省各高校院所及相关企业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参加了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向院士、专家介绍了山西省省情及镁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刘艳荣、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也分别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关爱和寄予的厚望。
  启动仪式结束后,分专业召开了学术报告会。在材料专业学术报告会上,左铁镛院士和张奎、丁文江、胡伯平3位教授分别做了《国内外镁及镁合金发展与我国镁产业现状分析》、《镁合金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新型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研究》、《稀土永磁产业的现状及展望》的专题学术报告,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镁合金和稀土永磁材料研究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对山西省镁及镁合金和磁性材料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材料组院士、专家与山西省各高校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并前往山西闻喜银光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金山磁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指导,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企业的产品延伸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建议。
  院士、专家在座谈、考察、诊断和讨论中集中精力、各抒己见,就企业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院士专家们认为,山西省镁产业的发展应强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要降低成本、注意环保;同时要做好企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工作,走企业联盟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得山西省镁产业成为一个重要基地。
  二、山西省镁及镁合金产业发展状况
  誉称“煤铁之乡”的山西矿产资源丰富,造就了山西省镁及镁合金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地理优势。皮江法炼镁工艺所需的燃料和原料在山西都可低成本获取,这是山西镁产业的根本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是全球镁工业大国,山西是中国镁工业的“源头”。2005年全国原镁产量前十名企业中,山西占到8个,产能占全国的80%,产量占到76.6%。
  “十五”期间,山西省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化基地”。山西省将镁及镁合金基地作为“十一五”重点建设的三大基地之一,成立了“山西省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并在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设立了“山西省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统筹管理山西省镁产业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山西省镁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方向,省科技厅将在“十一五”期间以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山西镁及镁合金产业的发展。在科技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镁产业形成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同时,山西省镁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了采煤、采矿、铁合金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但是,山西镁产业的发展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皮江法炼镁工艺热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能耗高、污染严重;山西镁产业虽然具有空间集聚、原位生长等产业集群属性,但仍缺乏产业集群核心本质和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山西镁产业的弊端还表现为粗放经营,使得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管理缺失、技术落后和效益低下,并造成污染积聚、能耗积聚和能矿资源的严重浪费。镁产业后续加工能力薄弱,2005年全国镁合金前10名企业中,山西有7家,但产量总和只与南京云海产量相当,山西最大的镁合金企业产量只有云海的三分之一。
  三、闻喜银光镁业考察情况
10月20—21日,左铁镛院士一行赴闻喜银光镁业集团公司进行调研,参观了闻喜银光镁业集团科技工业园中镁合金、挤压型材、压铸及连续铸轧板材生产线,并详细询问了各条生产线的生产情况、技术创新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在座谈会上,闻喜银光镁业集团董事长任龙太详细汇报了银光镁业集团近年来发展的状况及“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设想。左铁镛院士根据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的情况,针对山西省、闻喜县及闻喜银光镁业集团今后的发展,发表了重要意见。他说,这次“院士专家技术创新山西行”活动旨在实实在在地为山西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办实事、办好事,为院士、专家与企业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桥梁,让新技术能够尽快在企业产生效益。山西是一个镁产业大省,在资源和产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落后的小土群式原镁生产,能耗大、污染重,深加工跟不上。山西镁行业已经历过原始积累阶段,具有了技术提升、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能力。
  左院士在谈到对银光的看法时说,银光集团经过近20年发展,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绩,不论从原镁、合金生产,还是深加工都走在全国的前头,尤其连续铸轧板材生产线,银光的成果是对镁合金连续铸轧板材技术的突破,很振奋人心。在谈到银光今后的发展时,他说,银光集团目前已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如何使镁产业优势升级,他提出了  几点建议:
  一是要做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发展规划。建议组织相关专家到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规划,把一些好的项目引进到企业,为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为企业制定能耗、污染、产能、产值、利润等目标,要通过发改委的审批和验收。
  二是要把重点放在开发能力建设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上。要想把镁产业做成二十一世纪的大工程,要想在国内、国际上站住脚,关键就是靠科技,不断创新、改进工艺、提升能力,把镁产业建成绿色产业。
  三是要适当扩大原镁生产规模。没有大规模的发展,也带不来大规模的效益,目前银光集团正在进行从原镁提炼到镁合金深加工的转变,布局很好,银光集团要做大做强,就不应该在原镁生产上太保守,还要继续扩大生产;在深加工方面一定要走出自己的一套路子来,要走出去,组织考察团出国去考察,借鉴国外的新技术来开发我们国内没有的项目,要走到国内市场的前面。
  四是要重视模具设计,成立研发中心。银光集团在镁合金压铸、挤压、板材方面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要真正做大做强,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模具设计人员,要成立研发中心,在模具方面多研究;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当顾问,使企业与专家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省里和市里各主要职能部门应在这方面牵头,给企业一个宽松的环境,大力支持银光镁业在镁合金深加工方面的开发和研究。
  四、院士、专家建议
  针对山西镁产业发展面临的能耗高、污染高、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低,山西镁产业初级产品特征较为明显,深加工产品相对不足,企业增量不增收的状况,院士专家们在技术创新和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首先,山西省镁及镁合金产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如下:采用添加微量元素等方法优化合金设计;积极开展新的制备加工技术及净化技术,以降低成本和能耗、减少污染;采用外加脉冲磁场等晶粒细化技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山西镁产业要在保持原始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山西省发改委要做好企业的行业发展规划工作,建立行业战略联盟(镁行业的OPEC组织),规范和拓展镁及镁合金行业的市场环境。
  陈国良院士就山西省镁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山西省发改委要和科技厅联合,组织一个大项目,建设绿色镁和经济镁工业化的示范工程,并和其它行业交叉联系,发展循环经济;强调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镁及镁合金的产品质量,给出项目的具体指标,比如:污染、能耗和资源消耗要降下来,要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把质量搞上去,树立精品镁的品牌,镁产业的发展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同时对山西省其它行业也起到示范作用。
  (二)山西省要领头组织镁行业的OPEC,即建立行业战略联盟,处理好其在管理、技术及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山西省对镁及镁合金产品的价格自主自控能力。
  (三)山西省发改委要通过这一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产学研相结合,发改委要选择重点列为省级项目给予支持,并形成大项目,以争取国家项目。
  此次“院士专家技术创新山西行”活动的成功举行,为山西省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开展长期技术合作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并将对推进山西省镁及镁合金、稀土永磁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