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中美科学家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主任、工程院院士黄伯云,美国科促会执行主任Alan Leshner和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分别作了主旨发言。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等有关部委嘉宾及美国科促会部分官员和会议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科技界一直没有中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科学家如何对科研工作负责、对科技界的同行负责、对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负责。……科学技术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担当着如此重大的社会使命,科学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肩负着如此重大的社会责任。”
杜祥琬副院长在“学术自由与科学家的责任”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学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学术自由……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为人类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伴。要从科学的价值观出发,认识自由与约束的辩证关系。”他还深刻阐述了科学家在四个方面的社会责任。一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责任,那就是对养育我们的社会的报答;二是科学家的职业特性使之应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科技界是对科学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有较多了解的人群,有义务对社会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负起较多的责任;三是新世纪的挑战要求科学家担负起新的历史责任;四是科学家的国际责任: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化解现存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困难,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付出不懈的努力,是各国科学家崇高的国际责任。
黄伯云院士介绍了我国科技界加强科学伦理道德所开展的工作及有关的情况。美国科促会执行主任Alan Leshner阐述了科技界与社会的关系。科技界要影响社会,但实际上科技界又受控于社会。科技界要做好科普工作,获得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彼此相互倾听,科技界应更多地了解公众的希望和发展要求。
开幕式后,与会科学家、专家先后围绕“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科学团体和组织在提升研究道德方面的作用”、“科学自由和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道德教育”、“科学出版道德”等五个主题单元,进行了研讨。
我院韦钰、胡启恒、陈赛娟院士分别主持了主体单元的研讨。钱易院士在研讨会上作了《学术道德教育在清华》主题报告,她指出,清华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高等学府,但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欺骗、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履历等。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采取了一些方法进行教育,颁布了教师学术道德守则,并处理了一些不端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两天的日程内,中美两国50多名杰出的科学家、专家认真分析了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深入研讨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