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各位院士:
下午好!
在刚才的中国工程院书画社筹备工作会上,各位院士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为即将成立的“中国工程院书画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请筹备组认真研究,做好下一步的筹备工作。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而工程科技,自古便与“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既有大自然的创造,也有人工的雕琢,无论哪种,都离不开遵循自然规律和依靠科学技术。事实上,每一个工程设计都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纵观工程科技史上的传世之作,无论是赵州桥、万里长城,还是隋唐大运河两岸那些淳朴而别致的古建筑,都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很好地交融合一,呈现出“工程”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自古以来各位科学家、发明家的工作,正是在探寻工程技术奥秘的同时,不断地发现着美、创造着美!
近几个月来,我们先后举办了“院士书画展”、“迎春笔会”等活动,拥有了一批来自院士或书画家的珍贵书画藏品。同时,我们还与有关机构联系,添置了部分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青铜器,并与中国楹联学会合作,拟制了反映中国五千年来古代和现代工程科技巨大成就的楹联,即:
溯五千年史迹,四大发明,九章算术振先声,仰天工开物,神农尝草,筑拱桥,拓运河,淘滩修堰,长城共铸。灿灿乎!烁今震古数家珍,展经纶频吐凤;
沐八万里春风,一星遨宇,两弹凌云凭自力,看峡坝截流,雪域通途,输西气,调南水,探月载人,香稻杂交。煌煌矣!求实创新添国誉,兴科技竞腾龙。
这副对联是经过院领导、有关院士的推敲再三,楹联专家多次斟酌和修改而成,并先后邀请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和李铎先生题写。两位书法大家写就的风格不同的两联相映成趣,弥足珍贵,堪称一段佳话。
上述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院士参加,也让人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院士队伍中人才济济,有的长于墨宝,有的善于丹青,还有的热衷摄影。正像爱因斯坦、达芬奇在艺术和工程界都卓有成就一样,很多院士也没有满足于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书画、摄影艺术的领域。他们将工程科技与书画艺术相融合,构建出“工程”与“艺术”交融的和谐画卷。通过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工程科技进行完美结合的实践,很多院士提出,我院已经具备了成立“中国工程院书画社”的条件和可能。
我认为,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书画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首先,成立中国工程院书画社有利于在工程院形成一种“将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氛围。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思维与认知运动的最高形式,是天然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自古以来,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同时也都是艺术家,他们的每一个工程设计成果都是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智慧结晶。因此,在工程院也应树立这样一种风气:将工程与文化、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中国工程院书画社”创造一个艺术与工程交融的园地。
其次,书画、摄影是宜于修身养性的高雅运动,非常适合我们的院士进行。与长跑、登山等剧烈运动不同,书画、摄影讲究的是排除杂念、定神运气、忘却烦恼、张弛有道,相对院士们的年龄来说,这种缓慢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方式。我们的院士不妨多从事类似的运动,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最后,成立中国工程院书画社便于我们把院士们的作品集中收藏起来,这对于工程院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的院士队伍中人才济济,他们创造的书画、摄影作品中不乏真正的艺术精品。有了书画社这个平台,便于把院士们的艺术成就珍藏起来,这不但是工程院之大幸,同时对院士们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忆。
总之,未来的中国工程院书画社既是我院院士欣赏精品、切磋艺术的平台,也是中国工程院以笔会友,对外交流的桥梁,更是院士们修身养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祝贺中国工程院书画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