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5月4日下午,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荣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11个项目获2017年度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1个项目获省专利奖,2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大会上讲话。
杜家毫为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奖者印遇龙院士颁奖。印遇龙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已在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产品辐射到全国30多个省市和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围绕湖南省生猪产业,在提高饲料有效吸收率和猪肉品质,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成果,为湖南乃至全国生猪产业和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许达哲代表湖南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说,发挥科技第一推动力作用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力,才能在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加快动能转换、提高全省综合竞争力,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内陆创新高地、创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2017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杰出贡献奖1人;省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4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7项);省技术发明奖项目1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2个,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54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56项,三等奖82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省专利奖51项(特别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2项)。
在本次获奖项目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湖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一是凸显出基础研究创新原动力作用。自然奖9个一等奖项目主要分布于化学、航天、信息、环保、新材料、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相关研究原始创新性强,其中7个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相关行业后续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原动力。二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获奖项目重点解决了产业中存在的重大科技难题,这两个奖种的通用项目中,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有120项,占比75.9%,比2016年度提高6.1%;20个一等奖项目共获发明专利273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9个,其中13个项目形成直接经济效益,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达185.9亿元,新增利润28.2亿元。三是践行科技为民的根本宗旨。本次获奖项目在医疗、食品安全、农业等惠及民生的领域中进行持续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四是重大科技计划和科研平台的催化作用明显。在29个一等奖授奖项目中,全部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作为支撑,其中2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支持,标志着湖南省“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的创新链条已初步形成。五是青年科技人才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三大奖授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含45岁)的第一完成人共有68人,占比34.2%;29个一等奖项目中,45岁以下(含45岁)的第一完成人共有10人,占34.5%。
2017年度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评审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成立了第五届奖励委员会,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参照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做法,规范频繁报奖、拼凑报奖的不当行为,进一步完善杰出贡献奖评审机制,确保获奖者获得更加广泛的共识。
(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