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院士活动 > 机关信息
中国工程院机关组织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

来源:办公厅人事处   发表时间:2016-04-01

【 字号   】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3月24日,中国工程院机关党委邀请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为机关全体干部做了题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启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的报告。报告由钟志华秘书长主持,工程院机关干部、生态文明咨询项目组院士专家和部分媒体等近百人出席了报告会。

 

 

    杜院士首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解密”联合国气候谈判的故事。气候变暖让人类面临了水资源减少、粮食减产、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疾病增加、海岸淹没等多种威胁。越来越多的权威证据显示,人类活动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如果各国不采取有力度的管控措施和有效的国际合作,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将受到更为严重威胁。杜院士曾多次作为中国专家组成员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在他看来,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核心是各国减排责任的分配,这其中有分歧、有争论,但多年来一直是“吵而不崩,斗而不破”。经过多年的努力, 195个国家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这是人类近代史上少有的理性成果,是世界气候谈判的转折点,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体制性安排,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里程碑和新起点。杜院士认为,尽管世界上充满差异和矛盾,甚至冲突,但共生在一个星球上的人们毕竟有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共同利益。站在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制高点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推动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对巴黎会议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杜院士指出,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对国际治理的积极态度,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国内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按照2014-2020年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未来中国的碳减排之路将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增加森林碳汇以及控制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入手:一是改革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推进能源革命;四是新型城镇化将低碳作为考核指标;五是进一步深化和推广低碳试点。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需求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相吻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低碳、绿色转型是促进创新驱动的新型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迫切需要向低碳转型。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自己关心的能源和气候问题与杜院士进行了互动提问。

 

    (位鑫供稿,李淼鑫摄影)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