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4-06-26

【 字号   】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5日 08版)    2024-06-25 05:00

 

    面对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深切嘱托和殷切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伟大事业——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编者按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投身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面对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深切嘱托和殷切期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有哪些心里话要说?本期邀请几位代表谈感受、聊使命、话担当。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吉林长春,科研人员在装配光学遥感载荷组件。新华社发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进行批量化生产的卫星单机测试。新华社发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湖北十堰,科研人员在检查恐龙蛋化石的表面风化情况。新华社发

 

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天津,科研人员在观看卫星相关数据。新华社发

 

    行走大地 揭开生命演化的谜题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朱 敏

 

    我是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古鱼类。除了在实验室做研究,还经常去野外调研。行走在广袤大地上,我能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云南曲靖、贵州石阡以及重庆的远郊……昔日贫困山区,而今旧貌换新颜。

 

    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开展野外调研是件既辛苦又危险的事。我坐过绿皮火车、破旧的公共汽车,甚至是马车、驴车……很多地方没有公路,我只能背着仪器设备往前走。如今,道路通畅、交通便利、通信自如,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日子更富足、更幸福了。这些成就,是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各行各业同心聚力的结果,凝结着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挥洒的汗水。

 

    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得益于国家对基础科学的持续投入以及对“源头活水”研究的大力支持,我和研究团队这几年在古鱼类研究上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例如,我们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证据。2022年9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同一期发表了我们团队的4篇论文,填补了“古生物学史上一个顽固存在的重大空白”,被称为“令人惊叹、改变演化格局”的化石发现。再比如,我们对4.25亿年前的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化石进行了持续研究。2023年,我们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对硬骨鱼式鳞片的起源进行重新探讨,并为完整复原这条神奇的古鱼提供了科学证据。

 

    这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丰富人类认知作出的贡献,也显示出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进步。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CT等,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命演化进程中的谜题。

 

    经常有人问我:搞古生物研究辛苦不辛苦?从身体上来说,或许是辛苦的,但我们的内心是满足的,精神是愉悦的。对科学家而言,如果我们的发现和观察,能够给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留下一笔,这辈子就没白过。所有的辛苦和劳累,我们都甘之如饴。

 

    接力创新 盐碱荒地变身高产良田

 

    讲述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站长 袁 亮

 

    刚刚过了夏至,伴着汗水与喜悦,实验田里黄澄澄的小麦已经被我们收获,一批金灿灿的玉米种子播撒了下去。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我们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过去甚至有句俗语,“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因此,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我所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我国黄淮海区域最早建立的综合性野外台站之一。

 

    回首建站以来,几代实验站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开展工作,先后经历了“让盐碱荒地能产粮、让土地多产粮、让土地产好粮”三个发展时期,围绕黄泛区盐碱地开展深入研究和综合治理,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几代人的努力,如今,黄泛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进入新时代,实现农业绿色增产,成为实验站的重要使命。以赵秉强、林治安为代表的第三代实验站人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机无机结合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群,系统构建了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实现高产—优质—培肥—环保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英国土壤学会前主席、洛桑研究院土壤研究所原所长大卫·保尔森教授曾称赞:“德州实验站的系列长期定位试验形成了世界上设计最完整、持续时间最长的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定位试验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是我们的追求。近年来,我们实验站探索以化肥有机替代减量、绿色高效肥料产品增效减量为主要技术集成,创立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吨半粮”绿色高产技术体系,并向省内外市县的种粮大户们推广,实现了试验区粮食产量由亩产1000公斤提高至1500公斤的好成绩。为了让农民更好更快地掌握新技术,我们专门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冬春小麦管理歌》。值得骄傲的是,在这几年德州市农民“粮王”大赛中,我们培育出了一批绿色高产的“粮王”,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的绿色发展。

 

    如今,国家提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农业科研工作者重任在胸、使命在肩,德州实验站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扎根一线,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强国路上 年轻身影越多越有希望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 陈剑平

 

    今年是2024年,距离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还有11年,在这一伟大的征程中,年轻人的身影越多,就越充满希望。

 

    年轻人都希望拥有一个辉煌而无愧于时代的人生。我特别想对年轻人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有高层次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而这个精神的内涵,就是要把你所在领域的科研,与国家战略目标、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和生产力密切联系起来。

 

    当前,各学科发展速度都非常快,有特别多的科学细分领域、分支学科冒出来,如3D打印、石墨烯、二维材料、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看上去很多已经存在很久的领域,似乎并无多少创新空间了,实则不然。此时,正需要年轻人更深一层地思考、更进一步地实践,把现有科研成果“嫁接”到市场上,把社会需求带回到实验室深入研究,它带来的可能就是爆发性、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

 

    多年来,我们的前辈、老师们不惧条件限制,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矢志奋斗,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培养出大批科技人才,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个。

 

    1985年,我从原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了32年。那里虽然条件艰苦,却是一个能干事业的地方。领导十分注重年轻人的培养,我的专业技术职务连续3次破格,从实习研究员到研究员仅用7年时间。

 

    对于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我心存感恩,这也是我想尽力给年轻人搭建良好平台的初心。我是一个从农村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在农村长大,上的是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30多年来干的是农业科研和农业科研管理,并且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一辈子姓“农”。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能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30多年来,我沉浸于植物病毒研究,并开始跨学科、跨界,尝试宏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联合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进行探索实践。宁波大学愿意搭建平台支持我做这些事,为此我十分感动。

 

    让我振奋的是,“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新模式,在破解村庄整治改造、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提升这四大难题上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实践。大学和乡镇结合起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科研成果与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交集。

 

    更让我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大学小镇”模式中。他们志存高远、爱国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我热忱地盼望着,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人才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紧握“芯片” “蓝色粮仓”更加丰实

 

    讲述人: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 柯才焕

 

    蔚蓝的大海,是风景,也是“良田”。

 

    1982年大学毕业那会儿,我还不到20岁,就被分配到福建宁德闽东水产研究所工作。当时,作为我国四大海洋渔业之首的大黄鱼资源接近枯竭,挽救这一珍贵资源万分迫切。

 

    1985年,我们团队紧急立项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攻关项目,我是这一项目的3位核心研究人员之一。当时,国内陆基海水鱼育苗技术经验和资料十分稀缺,困难重重,我担负从受精卵孵化到仔稚幼鱼培育过程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攻克多种技术难题,终于成功培育出首批十分珍贵的7000多尾大黄鱼苗,取得了大黄鱼养殖的首要技术突破。让人颇感欣慰的是,如今大黄鱼年养殖产量达20多万吨,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海水鱼养殖产业。

 

    1995年,我发现福建掀起了鲍鱼养殖的热潮,但品种改良却远远跟不上迅猛发展的生产需求,于是我将科研的重心转向鲍鱼遗传育种研究。我针对当时福建的主养种杂色鲍开展遗传改良研究,经多年努力培育出抗病力强的国审新品种杂色鲍“东优1号”,增产效果显著,成为福建省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缓解了制约产业发展的高死亡率问题。

 

    2000年后,福建的鲍鱼主养种改为皱纹盘鲍,我又带领团队全力投入皱纹盘鲍的遗传改良研究中。当时的养殖鲍鱼存在规格小、度夏成活率低和养殖周期长三大“卡脖子”问题。对此,我们创新育种思路,创建一套鲍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历经11年的努力,研发出了“绿盘鲍”国审新品种,紧握良种“芯片”,并实现其产业化应用。

 

    特别是绿盘鲍可养成大规格鲍,打破了我国市场高价值大鲍长期被国外野生鲍垄断的局面,彻底扭转了我国养殖鲍鱼长期处于中低端状态,使鲍鱼产业形成高、中、低合理搭配的新格局,大幅提升国产鲍鱼国际竞争力。绿盘鲍新品种还催生出国产高端溏心干鲍产业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绿盘鲍新品种良种覆盖率已达全产业65%以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整体上重塑和提升了我国鲍鱼养殖产业,有力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海而兴、向海图强,只有牢牢攥紧种质“芯片”,才能让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端上百姓餐桌。我们期待着,在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片辽阔的海洋变成更加丰盈的“蓝色粮仓”。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齐芳、金振娅、杨舒、陈城)

 

    原文: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6/25/nw.D110000gmrb_20240625_1-08.htm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