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第五届中法心血管疾病研讨会会议简讯

来源:三局医药卫生学部   发表时间:2015-11-26

【 字号   】

    由中国工程院(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of France)联合主办,法国Merieux基金支持的“第五届中法心血管疾病研讨会”于2015年10月7日至9日在法国安纳西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心血管疾病、感染和炎症”。来自中法两国的40多位院士、专家出席会议,开展了双边医学交流。

 

 

    参加本次会议的中方科学家包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胡盛寿院士以及顾东风、郑哲、荆志成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杨黄恬教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肖瑞平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张志仁教授。

 

    7日晚,研讨会开幕式在法国安纳西Merieux庄园举行。Merieux基金主席Alain Merieu先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法国国家医学院常任秘书Daniel Couturier教授分别致辞,共同表达通过学术交流,加强中法科研人员的合作,增进友谊,促进双边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的美好愿望。

 

 

    在随后两天的会程中,来自中法两国的18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做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会议的内容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中炎症和感染的病理生理作用,心血管疾病机制中的代谢因素,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再生医学等。两国学者展示了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各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

 

    法方Michel Komajda教授首先作了题为“21世纪的心脏病学:挑战和机遇”的主旨报告,概述了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成果和治疗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指出了目前仍需面对的挑战,最后提出了重视预防,加强合作,改革科研结构,发展大数据研究和转化医学的解决办法。中方胡盛寿院士随后作了主旨报告,其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当今成效和未来挑战”。首先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介绍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严峻形势,强调了未来十年中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资源分布不平衡的背景下所要面对的挑战。在此重要时期,中国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新技术的采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卓有成效。最后着重介绍了我国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预后为最终目的而创建的质量控制、病例报告系统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与国外专家交流了经验。

 

    随后两国专家在心血管疾病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报告。在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因素方面,法方Xavier Jeunemaitre教授介绍了LMCD1、TNS1和DCHS1等基因与特发性二尖瓣脱垂的关系;中方肖瑞平教授阐述了CYP2C19*2对氯吡格雷抗血栓疗效的影响;法方Stéphanie Debette教授提示了低频率(1-5%)乃至稀有(<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脑卒中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中方顾东风教授介绍了包含TTC32-WDR35,GUCY1A3等22个位点的基因风险评分对汉族人群高血压及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法方David-Alexandre教授的研究提示了动静脉血栓的表观遗传学解释;中方张志仁教授阐述了肾脏和血管上皮钠通道EnaC对血压的作用。

 

    在心血管疾病的感染、炎症和代谢紊乱机制方面,法方Karine Clément教授提出肠道菌群失调的肥胖人群心脏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中方荆志成教授分享了一例有泌乳素瘤病史的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病例,介绍了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法方Christian Gachet教授阐述了血小板在血管炎症、斑块形成和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中方肖瑞平教授介绍了骨骼肌和心肌MG53引起全身性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心肌病的机制;Anne Bouloumié则介绍了脂肪组织中免疫细胞干扰脂肪代谢的致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机制。

 

    在再生医学方面,首先由法方Jean-Jacques Lataillade教授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特性,并探讨了相关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中方郑哲教授以“心血管疾病的细胞治疗”为题,首先概述了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干细胞研究进展,随后结合课题组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和未来前景;法方Philippe Menasche教授谈论了多能干细胞(PSC)释放生物分子,激发损伤心肌内源性修复过程的效果,并提出未来注重移植细胞在心肌内的早期停留率,采用异基因干细胞等研究方向;中方杨黄恬教授则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阐述了PSC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她的课题组研发出一套化学诱导系统,诱导PSC分化为心血管祖细胞(CVPC),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上确认了CVPC的心肌保护效果。最后一位汇报者Jean-sebastien Hulot教授介绍了SERCA2a基因缺失与进行性心衰的关系,以及关于AAV1/SERCA2a基因转移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此外Hulot教授还展示了干细胞因子(SCF)促进损伤心肌再生的作用。

 

    在整个会议期间,两国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大会在浓郁的学习交流的氛围中顺利进行。会议期间,中国学者们积极参加了法方精心安排的社会交流活动。在参观当地医院的活动中,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法国的医疗与文化,通过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中法两国医学工作者之间的友谊。

 

 

    会议期间,在安纳西市政厅举行了塞维雅奖颁奖仪式,本届获奖者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尚红教授,鉴于她在艾滋病领域卓越的工作成就,法方将该奖授予她,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代表团成员见证了这一光荣的时刻。

 

 

    中法双方组织者就下一届研讨会和未来学术交流内容进行了讨论。讨论决定:下一届会议(2016年)将在中国召开,会议主题: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双方表示,未来还将通过更多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邀请专家访问和讲学;联合开展学术研究;互派学者交流学习等。

 

    由中法两国国家级学术机构牵头举办的这种高层次医学学术交流与研讨,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主题也逐渐由感染性疾病不断向相关、交叉领域拓展,并逐渐深入。两国学者感到,借助这个平台,中国工程院和法国医学科学院不但在学术交流中有诸多获益、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更为今后的交流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期望研讨会能够继续下去,为增进两国学术交流和合作、为促进两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郑哲主任、医药卫生学部李冬梅撰稿及提供照片)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