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杜祥琬院士赴波恩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来源:国际合作局综合处   发表时间:2017-12-29

【 字号   】

    2017年11月10-19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院士赴德国波恩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会议、《京都议定书》第13次缔约方会议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会议第二阶段会议。

 

    杜祥琬院士一行2人于11月10日晚间抵达波恩,11日晨即赴中国代表团办公室报到,了解相关情况。在波恩期间,杜祥琬院士以代表团顾问身份出席中国代表团晨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出席大会期间的一系列专题边会,积极配合谈判代表开展我国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对外宣讲工作。在18日大会闭幕后启程回国,于19日返回北京。

 

    一、整体情况

 

    本次大会于6日正式开幕,聚集了来自195个缔约方的超过2.5万名代表。作为《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的第二阶段谈判,主要任务是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谈判的讨论焦点在后期集中在协定中发达国家承诺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的落实与分配方案上。

 

    中国政府此次派出了由十余个部委和多个部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大会。代表团在波恩会议期间积极深入参与各项议题的谈判和磋商,并在“中国角”举办了多场低碳转型、生态治理、碳市场、绿色技术创新实践、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等主题边会和研讨会,这些丰富多彩的系列边会活动向全球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努力的重要窗口。

 

    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杜祥琬院士多次出席中国代表团晨会,并与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何建坤、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和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等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一同在会议期间积极为中国代表团谈判提供战略性、策略性、政策性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会议进展情况和有关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在波恩期间,组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召开会议,对会议进展情况进行研判,并讨论研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下一步工作安排。

 

 

    二、出席边会活动,讲好中国故事

 

    在波恩期间,杜祥琬院士出席了香港环保局“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中国低碳联盟“如何有效发挥碳市场对于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积极作用”等多个边会活动,并在13日“中国碳市场企业最佳实践分享(北京环境交易所主办)”,“镇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主题边会(由镇江市政府、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江苏省发改委共同主办)”边会上做主题发言。

 

 

    三、多方交流,推进中英气候变化领域合作

 

    11月13日中午,由中英两国专家共同举办的“中英两国气候风险评估项目边会”在英国角举行。杜院士出席边会,代表中方专家对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从现代气 候变化科学的形成、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意义和主要领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方法学等入手,对排放路径风险、直接风险、系统性风险三个研究组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高云副司长、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副主任等作了补充发言。

 

    边会后,杜院士等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与英国政府气候变化特使Nick Bridge先生就项目及《关于推进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工作协议》下一步工作推进、中英两国专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等内容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

 

    11月18日凌晨,历经20多个小时的连续谈判后,会议在推迟一天后落下帷幕,最终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谈判文案,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诉求。在其中,中国代表团在“77国集团加中国”、“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内部加强了沟通协调,特别是做了欧盟、“伞形国家”等国家的工作。在中方的努力斡旋之下,最终取得了多方能接受的成果。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