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图片新闻
“智能城市研究”中德研讨会暨中国工程院“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第二次项目组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三局信息电子工程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2-10-15

【 字号   】

 

    本刊讯 2012年9月10日,“智能城市研究”中德研讨会暨中国工程院“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第二次项目组工作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项目组组长潘云鹤院士,浙江省副省长、项目组副组长毛光烈同志以及项目组副组长刘韵洁院士分别主持。项目组顾问、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浙江省第九届政协副主席王玉娣同志,宁波市市长刘奇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来自德国工程院、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的三位德国专家、项目各课题组的13位院士及有关的专家以及有关省市的代表近100人出席了会议。

 

    首先,徐匡迪名誉主席致辞。徐主席祝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同时欢迎德国专家、课题组院士专家们以及有关省市代表出席会议。徐主席在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谈到智能化是对数字化的提升,通过将网络数字城市和物联网技术的全面融合,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以此做出相应的指令与决策。智能城市的构建将有可能引起城市及其管理形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人们的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将城市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如何建设智能城市,徐主席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联合与协同;立足前沿注重特色,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并结合城市的自身特色;边研究边实践,理论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要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会上,来自德国的三位专家分别针对德国在智慧城市上的愿景,未来城市的研究,再生能源发展与智能的能源城市建设,未来智能城市的商业模式、科技创新模式等方面做了报告。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的代表分别对各自智能城市项目推进的情况分别作了介绍。同时,12个分课题组的院士及专家代表对项目进展及主要成果做了阶段汇报。

 

    在报告结束后,毛光烈副省长谈到,希望智能城市项目的研究能与典型城市的实践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希望在一些老百姓体会得到的领域优先打开局面,取得预期效应,让研究者和领导干部更有成就感,互相助力,推进智能城市建设工作。刘韵洁院士强调要抓住重点问题,要有创新,找到每个领域、每个课题的主要矛盾来进行攻关,同时要考虑到效益,要突出课题的现实意义。

 

    潘云鹤常务副院长在会上作了总结。他指出,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智能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高潮,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高潮,智能城市的建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道路。而中国未来的五十年,城市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这就是我们立项的原因。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就是智能城市建设,智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处理好城市基本建设的智能化发展、城市产业的智能发展、城市信息环境的智能发展、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这四大类问题。

 

    潘云鹤常务副院长还对今后项目的研究及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与部署。一是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现状、研究城市发展的模型性以及典型性,把模型用到典型城市进行分析,在咨询报告中重点要联合城市经验向国家提出建议。二是课题组研究发展的目标要明确,既有整体的目标,也有专门系统的目标,关注发展的模型,建立模型,特别要关注达到目标的进程。三是在12月召开的智能城市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各分课题组要就研究大纲的前八点内容进行汇报,并突出重点内容和创新点。

 

    最后,潘云鹤常务副院长代表项目组对承办此次会议的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范桂梅)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