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2022-03-30 10:20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们再跟着做,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
——刘永坦
1983年,人到中年的刘永坦,像第一次远行的少年,满怀憧憬和激动。
这一年,他将中国人从未有过的一个大胆设想,变成了一份20万多字的报告——《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并获得航天工业部(1988年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及国家航天局)科技委员会一致通过。他憧憬,因为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申请书里写道:“在党的领导下,为我们的事业奋斗终身!”他激动,因为这也只是第一步。
为了这第一步,他准备了很久。为了第二步、第三步……他还要准备更久。“永坦”,这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种企盼。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刘永坦儿时常常朗诵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以及他颠沛流离的遭遇,构成了他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最初认知。
出生于战乱中的旧中国,刘永坦“从小对国家兴亡感受深刻”。记忆中满是飞机扔下的“茄子”(炸弹)、被血染红的江水……在新中国“红旗下长大、接受共产党教育”的他,急切地想报答这片土地。所以,发现祖国的海域处于无法有效监控的危险处境时,他心绪难宁。
1979年,刘永坦到英国进修,接触到先进的雷达技术。“中国也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他内心翻涌。
踩在不同的土地上,走在不同的街道上,刘永坦对遥远的祖国有了更深的感情,“迫切地希望加入党组织,更好地完成强大我们的祖国这个想法”。
两年后,在英国结束进修回到中国的刘永坦,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研制一种新体制的对海探测雷达。
1985年,刘永坦带领课题组成员攻克关键技术
当时,国内在新体制雷达领域是一片空白。即使放眼世界,有些国家开展了研制,但也还没有成功。
然而,刘永坦自信而笃定:“如果理论上可行,我就一定要往前拱。”
刘永坦一步一步“往前拱”,步伐很慢、很费力。对于这个看起来“希望渺茫”的新体制雷达,身边很多人劝他放弃:有很多事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刘永坦回答:“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们再跟着做,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
为了争取国家支持,刘永坦经常往北京跑。于是,有了上面提到的第一步。接下来,是第二步、第三步……他带领科研人员在荒无人烟的试验现场埋头苦干,终于在198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刘永坦实现了当初的宏愿。有人劝他停下来歇歇,但他说:“这个事情没完,还得往前走!”
他想要让雷达更加实用。于是,又是一步又一步“往前拱”。2011年,刘永坦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使我国对海远程预警技术水平步入国际前列。
这次,可以停下脚步了吗?不!刘永坦还想让新体制雷达更小型化,用途更广泛。没有最后一步,只有下一步——往前拱!
或者,换成那句誓言,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为我们的事业奋斗终身!”
院士小传:
刘永坦(1936— ),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的新体制雷达,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奠基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文:https://kepu.gmw.cn/2022-03/30/content_35622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