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工程院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院士座谈会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2-10-26

【 字号   】

2022-10-25 15:31:5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操秀英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我初步梳理了一下,二十大报告涉及‘科技’40次,‘创新’51次,‘人才’34次。”在10月24日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院士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曼青院士感叹,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了科技、教育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决定性意义。

 

    报告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部分特别提到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我们要继续做好科技战略咨询工作,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方面提供更多的科技战略咨询。”吴曼青说。

 

01.jpg

 

    “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周守为院士同样强调。周守为称,在做好已有品牌项目如能源革命、能源安全的战略研究基础上,将部署一批新的战略咨询项目,包括如何实现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怎么做到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等主题。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院士强调,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问题。“科技创新强调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又分为方向和路径两个方面,像‘两弹一星’,别人已经做出来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它,这就是典型的路径问题。”王辰分析,方向问题则决定战略上往哪走,“这方面我们仍然比较欠缺,需要加以努力,真正通过科技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李松院士表示,通过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中央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最优先位置的战略部署,“我们学部的院士都备受鼓舞,将竭尽所能为科技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的支撑。”

 

    李松建议,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应尽快启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接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20年就结束了,一个重大的国家科技项目如果不能接续实施,在爬坡过坎时中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重大疫情的自主可控,按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启动国家级重大疫情防控药品能力建设平台,打通我们国家重大疫情防控产品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尽快形成自主核心可控的能力。”李松说。

 

    人才同样是院士们关心的话题。如何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聂建国院士表示,今后一定要给院士候选人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年轻的候选人不要为了奔院士搞出短平快的项目,我在我们学部提出,鼓励出综合成果、出系统成果、出大成果,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重大核心问题。”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院士最后强调,希望全体院士和院机关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程院要造就更多大师,努力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要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选出真正优秀的、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科技专家进入院士队伍;要守正扬清,坚决杜绝不正之风。院士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奖掖后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要做好“四个表率”,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要在科技攻关方面起到领军人物作用,还要担起科技战略咨询的责任,尽量把更多时间用在自己的研究上,少兼职,按照规范兼职,规范院士称号的使用。

 

    (图片由中国工程院提供)

 

    原文: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10/62554ecb05564f6b9c5fb786b5a78c74.shtml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