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 记者: 刘成成 任俊 时间:2013-10-11
最近几年,一场暴雨便可以让市民在城市里“看海”,一到秋冬季节京津冀地区便陷入“十面霾伏”…… 在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日益凸显。如何充分认识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严重性,从哪些方面寻找对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在中国气象局和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秦巴山区典型气候研讨会上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应从极端天气演变来研究生态问题
影响生态环境的气候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长期和大范围的,比如原本少雨的北方地区常年多雨;另一种是实时、分散的极端天气事件,比如某次特大暴雨过程、强风雹、极端高温等。“实时、分散的极端天气事件往往是致命的。”李泽椿说。今年6月21日至22日,四川省古蔺县出现113毫米的强降雨,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死亡4人,失踪1人。2009年5月6日,重庆强风造成32人死亡,383人受伤。
由于气候变暖影响了大气环流形势的格局,近些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且变化规律复杂。极端天气极大地影响了部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与宜居环境,让百姓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据民政部门统计,今年6月至8月,暴雨洪涝、雷击、风雹沙尘灾害、地质灾害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给贵州省和四川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91亿元、296.06亿元。
“生态与天气气候密不可分。”李泽椿认为,在全球瞩目气候变化时,应首先着手研究现实天气气候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从某地的极端天气演变来研究和关注生态问题。
气象致灾严重性的认识亟需得到提高
针对极端天气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李泽椿表示,地方政府和科学家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有处居住,尽可能舒适方便、安全;有清净的空气,大气污染小;有清洁的饮用水,有安全的食品可食;有好上加好的优美环境,赏心悦目;有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潜力。”这是李泽椿为心目中的美好家园下的定义。
我们离这个美好家园还有多远?李泽椿认为,究其根本,就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这需要更多人提高对气象致灾影响严重性的认识。
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方面已经很有经验。但在我国,对实时、分散的极端天气影响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李泽椿说,在美国加州,也经常发生地震和泥石流等灾害,但无论是当地官员还是警察,都可以随时参与对灾害情况的了解分析,从而能及时、科学地引导救灾工作。“我希望能有更多领导干部、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和群众了解天气气候致灾的严重性,更加积极地做好应对工作。”李泽椿说。
每个地方都应有序开展环境生态工程
对于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机制,李泽椿认为,还应该加上“依靠科技、预防为主”。每个地方都应把国土环境的整治和整理作为政府职责,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规划,有序开展环境生态工程。
他指出,首先,要对当地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地质、地貌、水体、植被及人居分布进行普查,在普查实况的基础上,分析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规律,做到应对有策、逐步进行整治,并提出当地的国土环境整理规划方案。其次,当地实施任何建设工程与规划,都应有气候环境评估,研究当地实际条件做到适度相互配合。针对当地环境生态状态和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地方有关部门给予科研立项,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局地自然灾害监测预测系统,并予以法律上的保护。
此外,李泽椿表示,还需要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并加强平时的演练,不断提高群众与干部的科学素质,加强干部防治自然灾害的观念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