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 匡丽娜 时间:2013-10-11
嘉宾
钟志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科委主任
周 旭:市教委主任
孙元明:重庆社科院研究员
《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指出,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建设,要依托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大学城,统筹规划和加快开发主城西部片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内陆枢纽型口岸,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使之建设为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宜居宜业新城区。
1、优势明显,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水平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和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重庆日报: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打造五大功能区,建设长江上游科教中心的目标。与此同时,云南、西安等城市也提出,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科教中心,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那么,怎么理解建设长江上游科教中心的意义?
周旭:教育事关文化传承、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科教中心指的是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和教育发达、人才荟萃的地区,将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科教中心,就是为重庆建设“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服务,让重庆在这四个方面处于长江上游地区领先水平,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
钟志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教中心,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核心问题,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五大功能区建设。
孙元明:当前,区域性科技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庆是西部惟一的直辖市,要实现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教育的全面创新。
重庆日报: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都市功能拓展区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和状况如何?
钟志华:都市功能拓展区集中了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大学城等一批主要科技创新园区(平台),以及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凸显。作为全市科技含量最高的区域,发展科教中心已具备相当的基础和条件。
周旭:近年来,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7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超过95%,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超过34%,其教育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都市功能拓展区拥有高等院校39所(本科院校17所,高职高专22所),在五大功能区中占56%。
重庆日报:与国内科教发达地区,以及国际科教发达国家相比,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差距在哪里?
周旭: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上。都市功能拓展区乃至整个重庆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低于北京、上海26个百分点以上,全市仅有“985工程”高校1所,“211工程”高校2所(全部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内),但北京分别有8所和26所,上海分别有4所和9所。
钟志华:由于科研人员、高端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机构较少,科技型企业不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学研合作活跃度和科技对外开放度不高,以及科技激励政策、创新创业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完善,导致都市功能拓展区科技创新能力尚需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显现。
2、推动大学园区、科技园区、产业园区“三园”互动,提高都市功能拓展区的产学研能力
重庆日报:都市功能拓展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缩小差距,将科技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钟志华:都市拓展区要重点围绕“6+1”支柱产业和“2+10”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集中资源引进跨国龙头企业,集聚相关配套产业,引导国际国内知名研发机构、重大项目、创新团队和大批科技人员落户重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周旭:应根据人口流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都市功能拓展区中小学布局结构;严格控制新增高校数量,减少高等教育经、管、文、法类专业设置,结合重庆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类、电子信息类、现代物流等专业,打造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高、实力较强、服务现代制造业的职教集团;推动大学园区、科技园区、产业园区“三园”互动,建立更加开放的高校创新体系,实施“2011协同创新计划”,提高都市功能拓展区的产学研能力。
孙元明:建议开展政府科研项目形成的职务成果转化及收益权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成果及时转化。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对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予以重奖。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科教创新功能区”并不只是“大学城”、“科技园”,还包括科技型企业及上述硬环境基础上的若干软环境的总和
重庆日报:都市功能拓展区在建设科教中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和解决哪些问题?
周旭:进一步完善大学城规划,着力解决各高校重复建设,加强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以及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实施“大学城”的五个一体化。加快重庆职教新城建设,有序推进院校入驻,为五大功能区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孙元明:重庆社科院曾提出“西部新区(城)”的概念和设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现在条件日趋成熟。现有的“大学城”、“科技园”是很好的基础,但“科教创新功能区”并不只是“大学城”、“科技园”,而是要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在功能上有所突破,结构上有所调整的新载体和平台,是在上述硬环境基础上的若干软环境的总和。
钟志华:依托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科技创新园区(平台),按照“产业+企业+体系+政策环境和城区”的思路,大力推进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创新城区建设,重点实施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成果转化促进工程、科技金融支撑工程、科技开放合作工程等创新驱动10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