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日报 时间:2014-04-16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核雾染”的说法是否可信?在内陆建核电厂会不会影响环境与公众健康?福岛核事故对核电发展有什么启示……正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与“核”有关的热点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核雾染”可信吗?
近期,有文章称华北雾霾与内蒙古伴有铀类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有关,认为雾霾是因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铀粉尘电离大量的空气分子和粉尘颗粒所致,从而引出了“核雾染”的说法。
在核工展上的“大型互动体验科普园地”,记者了解到,人类在天然辐射环境中繁衍生息,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各种射线的辐射。我国公众所受辐射照射平均约3.1毫希/年,其中0.36毫希/年来自宇宙射线,其他来源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
中国核学会的专家告诉记者,铀是天然放射性物质中的一种,天然铀半衰期长达四十多亿年,也就是说其放射性很小。空气中铀的浓度极低,吸入铀、钍系所有核素产生的剂量仅约6微希/年,是不可能对健康有影响的。
专家还介绍说,我国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130贝可/千克,北京为121贝可/千克,最高的是新疆,为951贝可/千克。我国土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81贝可/千克,最低的是北京,为40贝可/千克,最高的是广东省,为145贝可/千克。由此可见,雾霾频发的北京,其煤中铀浓度不高,土壤中铀浓度则是最低的。可见雾霾与空气中铀浓度是不相关的。
“‘核雾染’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和科学根据,我国已经建立了严密的辐射监测网络和健全的辐射监管体系,可以保证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说。
内陆建核电厂会影响环境与公众健康吗?
在内陆江、河、湖边建核电厂是否会影响环境与百姓健康,受到公众广泛关注。
“我国内陆核电厂的水、气等排放指标将达到国际高标准要求,对环境造成辐射影响的增加量远低于环境本底的辐射水平,不会影响环境和公众健康。”徐銤说。
他介绍说,我国拟建内陆核电项目选址条件良好,不可能发生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那样的严重事故;即使发生极不可能发生的核事故时,内陆核电厂也可以采取措施,实现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污水的“可贮存”、“可封堵”、“可处理”等。
据介绍,世界多个国家发展核电的实践证明,滨海核电厂与内陆核电厂没有本质区别,一样都是安全的。法国和美国的内陆核电比例分别占到69%和61.5%,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32台核电机组;有些国家如瑞士、乌克兰、比利时等,其核电厂全部建在内陆。
徐銤表示,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
福岛核事故带来什么启示?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的安全性以及核电站如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出现问题后未能及时作出果断正确的决策和采取科学合理的行动,是福岛核事故的重要原因。”徐銤院士表示,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吸取每一次核事故的经验教训,使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性能安全持续改进,确保核电厂安全高效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中国核学会专家指出,福岛核事故警示了人们要预防超强自然灾害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促进了各个核电国家全面审查在运、在建核电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是完善针对极端外部事件的设防能力、持续提高严重事故有效预防和缓解能力等。
据介绍,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积极采取行动,全面审查在运核电厂,有针对性地提高安全措施,如增高海堤防护墙、增设移动供电设备、增加非能动蓄水池等,同时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编制出台了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