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曹雪涛:科学家提出促癌信号"细胞核陷阱"观点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5-15

【 字号   】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保婷婷 时间:2014-05-12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团队日前发现一种高表达于肿瘤细胞核内、能够显著促进肿瘤发生与生长的新型小G蛋白分子RBJ,并提出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促癌信号“细胞核陷阱”学术观点。该研究结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5月12日出版的《癌细胞》杂志上。

 

    如何提高肿瘤细胞对相关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克服肿瘤细胞对信号通路靶向药物的耐药性是目前转化医学领域密切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曹雪涛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陈涛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明金博士后、俞宙博士等,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单位,基础与临床协同攻关,历时13年完成该工作。

 

    该团队在1998年从人树突状细胞基因文库中,通过大规模随机测序自主发现了一个功能未知的新型小G蛋白分子RabJ(后来命名为RBJ)。研究表明,RBJ能够促进细胞恶性转化,可以在肿瘤细胞核内直接结合信号分子MEK/ERK,将MEK/ERK锚着于细胞核,使其“陷”入细胞核而不能出核,从而造成信号分子MEK/ERK在肿瘤细胞核内异常聚集,导致下游细胞生长基因异常表达和肿瘤恶性生长。

 

    令人振奋的是,通过降低RBJ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表明我科学家自主发现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潜在肿瘤靶标。该研究提出的促癌信号“细胞核陷阱”学术观点,为研究肿瘤细胞生长信号提出了新方向,提示攻破“细胞核陷阱”以阻断肿瘤生长优势性信号转导途径将利于抗癌药物设计。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