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戚发轫:航天精神不能丢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6-24

【 字号   】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张晔 时间:2014-06-16

 

     “我们每年有20多颗的卫星被送上天,明年天宫二号以及重达25吨的长征五号卫星的首发运行将实现我国在近于太空能力上的突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什么道理?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航天队伍有一种精神。”

 

    6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来到南京理工大学,与青年学子对话“科技梦、国防梦、中国梦”。除了谈及技术攻关外,戚发轫在报告中多次谈到了航天精神的重要性。

 

    他说,从设计通讯卫星,到设计载人飞船,我国始终秉持着“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说白了,就是要靠自己。材料、器械、器件等都要靠自己。”他认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形势瞬息万变,不管在哪一方面依靠别的国家总会遭人掣肘,唯有自力更生方可自强不息。

 

    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戚发轫载誉无数,一直用“严谨、细致”来要求自己,而在青年学子面前却一直强调宽容失败。“航天事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我们做工作更多要秉持‘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做高科技工作不可能百发百中,人总有失败的时候,但要坚持努力,才能迎来最后的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是没有道理。”

 

    “技术没有了可以学,甚至可以花钱买,但精神不在了就是对航天事业致命的‘伤害’,航天精神就是航天人的思想,精神丢不得。”戚老借此勉励南理工的航天爱好者们。“青年人要从现在起培养这种精神,这很简单却也最难做到,航天强国梦要靠拥有航天精神的年轻一代。”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