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袁隆平: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来源:党办   发表时间:2014-09-11

【 字号   】

来源:人民网-陕西视窗 时间:2014-09-07 07:00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为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继去年9月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在湖南测产取得亩产988.1公斤的成绩后,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表示,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研究正在国内10个省份开展,产量预计要实现亩产1000公斤。

 

    从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以来,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他和团队培育的稻种被称为“超级种子”,不仅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以温暖无私的中国形象走进了40多个国家。

 

    杂交稻——挑战权威 超越自我

 

    民以食为天。30岁时的袁隆平曾亲眼看见过饿死的人。“悲惨的情景对我触动很大,刺痛我的心。这是驱使我不断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重要原因。”他说。

 

    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挑战权威,走上了对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1970年11月,袁隆平和助手们在海南南红农场的沼泽发现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当时三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实际配套。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很难寻觅。

 

    以此为突破口,袁隆平潜心钻研,先后攻克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等五道难关。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 208万亩,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1976年至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1995年,奋战9年、历经多次失败,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至10%。中国的杂交稻育种再次超越自我,领先世界。

 

    超级稻——禾下乘凉 消除饥饿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穗下面乘凉。”袁隆平说。

 

    水稻夺高产是袁隆平毕生追求的梦想。1997年,67岁的他发起了向超级稻的科研攻关,并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三期高产攻关目标。

 

    超级稻的研究与推广,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超级稻在我国累计推广4.14亿亩,占同期水稻种植面积的20.2%,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

 

    尽管已经84岁高龄,袁隆平依然不服老,自称是“80”后年轻人。为了早日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他正在向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攻关发力。“亩产 1000公斤,讲起来容易,但这不是一亩两亩田,而是几个百亩片平均亩产量要达到这个水平。”袁隆平说,必须要有良种、良法、良田和良态的配套,这次攻关 全世界关注,任务光荣又艰巨,压力很大。

 

    除了第四期超级稻攻关,袁隆平还有一个目标: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现在全世界有22亿亩水稻,而包括 中国在内只有3亿多亩是杂交稻。如果其中有一半种上了杂交稻,那么增产粮食每顷按最低的两吨计算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他说。

 

    农民科学家——撒播智慧 收获富足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名言。将大半生的时间播撒在大地,到了晚年他仍然奔忙不休。

 

    “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袁隆平说,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他每天都下田。“灵感等于知识加汗水。”

 

    高起点上,水稻亩产还能提高多少?袁隆平说,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达5%。目前全国水稻平均亩产约400公斤,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 1%至2%。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600至650公斤。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在袁隆平书房内挂有自己写的一首七绝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虽然获得荣誉光环无数,但他很钟爱“农民科学家”这一朴实的称呼。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曾为他写下这样的颁奖辞: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界分享“中国种子梦”

 

    微微鞠躬,袁隆平结束了短短15分钟的演讲,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不同肤色的代表们集体起身,再次鼓掌,向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致敬。

 

    这是发生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的一幕。26日,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52名代表参加了这场在北京丰台举行的大会。当天下午举行的专家报告 会上,袁隆平是压轴出场的育种专家。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向各国种业专家和代表详细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研发历程、品种优势和目前在全球的种植情 况。

 

    会后,袁隆平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中国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袁隆平告诉记者,“如果全球22亿5千万亩稻田,一半能种上杂交稻,就能多养活4到5亿人。”

 

    袁隆平的团队正在培育的第四期“超级稻”,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26个百亩试验田。“我们争取今年突破1000公斤,保证明年平均亩产上千公斤。”他说。

 

    袁隆平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已吃上了饱含中国智慧的稻米。2012年,中国杂交水稻海外的播种面积已达7800万亩,在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

 

    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亩产能达到420公斤,足足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600万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

 

    “国内的良种应该更自由地走出国门,多与世界上的高水平籽种交流,国家也应更多扶持龙头企业,给予其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做大做强,这样中国种子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袁隆平说。(来源:新华网 记者毛伟豪 魏梦佳 施洋)

 

    袁隆平: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于2014年3月22-24日在北京钓 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发言。

 

    “转基因是好是坏还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要一提到转基因就‘谈虎色变’。”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昨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的影响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至今,世界上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也似乎依然没有定论。对此,袁隆平在媒体前一贯的观点是“抓紧研究,慎重推广”。

 

    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时,袁隆平举了个例子,对于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大豆,“除草剂让杂草都死了,但大豆不会死,转基因对人类无毒害,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他还举了抗虫棉的例子,说明转基因的好坏“还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一提到转基因的时候,就谈虎色变!”袁隆平对中国经济网记者强调,“我以前的观点被媒体断章取义了。”

 

    同时,袁隆平还认为,转基因的利弊需要至少两代人的时间来验证。“需要有愿意为科学献身的年轻人来吃转基因食品,如果他吃了没有问题,他的下一代也没有问题,这才安全。”袁隆平说,“两代人才能验证,一代人完全不能说明问题。”

 

    近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袁隆平赫然榜上有名。当被中国经济网记者问及对被提名有何感想时,袁隆平笑着挥挥手说:“这个问题不回答了!”此前他曾对媒体表示对于诺奖“没那奢望”。

 

    比起诺贝尔和平奖,袁隆平显然对杂交水稻更有兴趣。在主题“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的分论坛中,袁隆平用英语向听众们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引以为豪的超级 杂交稻,还向媒体介绍,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将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的玉米碳四基因转入水稻中,并表示“这样的转基因就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