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杨婧如 时间:2014-11-18
在昨日的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在报告中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竞争优势,催生了新技术领域和商业形态,但是,部分产业面临前景不明朗、政府干预过度等问题。
他指出,当前,基于智能硬件的新型智能终端设备,融合丰富感知能力并以可穿戴等新型应用模式融入人类生活当中,正在开启一个新的计算时代。据国际咨询机构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将由2014年的1亿台增长到2018年的3亿台。
我国将云计算与大数据协同发展作为六大互联互通工程之一。吴曼青透露,2013年全球大数据市场总体规模为181亿美元,年度增幅达61%,预计到2017年还将维持30%的增速。
接下来,信息技术将向哪些领域发展?吴曼青指出,一是信息技术向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应用化方向发展;同时,技术创新与以应用为驱动的信息服务对接,构建信息产业生态体系;第三,产业纵向和横向整合不断,产业链竞争成为基本模式,“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谁最先对产业链整合与重构,发展形成基于“软件、平台、内容和服务”的整合能力,谁就将率先确立竞争;同时,软硬件融合趋势明显,软件更趋“服务化”;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他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政府概览,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竞争优势,催生了新技术领域和商业形态,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和拉动需求的重要抓手。“目前,我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下,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新兴技术突破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增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加快,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高端集成电路、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信息安全等新兴技术形成新产业与新增长点。”
不过,吴曼青认为,政府干预过度、体制机制不完善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发展的绊脚石,“需要在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创新驱动下做文章。”他认为,未来,需要以新型智能终端为重要突破口,构建第三代信息技术平台,同时,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主动防御构建自主可控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