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7/1
丁一汇
■本报记者 潘希
南海是北半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灾害以及海洋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渔业、交通和海上石油勘探等活动影响重大。
“面对南海海上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需求,南海海洋气象设施仍显不足,大片海区气象观测几乎是空白,亟待进一步加强气象设施建设。”针对南海气象观测能力的建设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认为,提升南海气象观测能力刻不容缓。
我国南海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温差小;年降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是台风、暴雨、强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高发区。据统计,登陆南海沿岸的台风占全国登陆台风的80%以上,其中36%的台风源于南海区域。
丁一汇说,从全球来看,南海是北半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通过加强南海气象观测预报服务能力建设,获取基础观测资料,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大气海洋状态和准确把握海洋天气气候演变规律。
世界气象组织(WMO)对该区域的天气气候也非常关注,在这里建立了全球气象资料交换站。中国还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为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XI-印度洋责任区(包括南海区域)提供海洋气象情报的国际义务。
“实际上,从科研层面讲,从上世纪开始,科学家已充分认识到气象观测设施建设与其他活动关联的重要性,在该区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测和科学研究。”丁一汇说。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逐步在南海区域建立了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天气雷达探测等多种观测业务,其中西沙永兴岛、南沙永暑礁气象站承担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数据交换任务。
近年来,根据防灾减灾和气象保障服务需要,我国在西沙和南沙部分岛屿建成了数十套自动气象站、雷电监测站,更新改造了原建站点气象设施。丁一汇透露,近期我国还筹备在南海区域进行飞机下投探空和海洋气象浮标等观测试验,用以支持世界气象组织在台风领域的科学研究。
“在南海开展气象观测设施和通信设施建设,是加强与完善我国海洋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预测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做好海洋公共气象服务的第一步,更是提升该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第一步。”丁一汇表示。
丁一汇认为,南海海基气象观测应以填补重点区域监测空白为主,岸基气象观测应以优化、补充现有的观测能力为主,中远海空基观测能力也应相应提升,强化海洋气象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观测能力建设,无疑能更好地获取南海区域观测资料,掌握更加完整的气象信息,大大提高这一区域及其影响区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度。”丁一汇说。
《中国科学报》 (2015-07-0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