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深圳8月7日电(袁馨晨)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个年头。回首40载,我国呼吸领域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时表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呼吸道传染病、控烟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防治和全病程规范管理仍存在巨大挑战。“呼吸领域发展到今天,单纯治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重视呼吸健康,实现早防、早诊、早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接受新华网专访
创新诊疗手段 助力我国呼吸疾病治疗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3年抗击‘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后,我国还经历了甲型H1N1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多次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考验。期间,我国公共卫生制度进一步健全,已建成大规模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锁定病原、找到防护措施、及时抢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也进一步提高。”钟南山表示,当前,我国在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先进的医疗救治系统。
谈及过去的治疗水平,钟南山坦言,“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治疗水平相对落后,一是药物少,二是对国际先进的治疗手段认识欠缺。”当前,我国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如率先开展慢阻肺社区筛查,并结合国际指南制定了中国指南。“我们与勃林格药厂合作,通过发现早期病人,动员他们接受简单的药物治疗,经过两年的双盲试验,我们首次在国际上发现这些没有症状(或症状极少)的患者的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这说明,早诊早治对于慢阻肺的管理具有突破性的战略意义。”据悉,这项研究已在去年9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他还介绍,2015年,世界健康基金会携手阿斯利康等机构成立了“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和益处。
我国在支气管哮喘诊治领域也取得巨大突破。近年来,我国过敏性哮喘患者持续增长,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对螨虫的皮屑、分泌物过敏而引起。钟南山介绍,基于这种发现,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简称“健研院”)与全球多家知名研究所共同组织了针对早期哮喘患者的多中心干预研究,与阿斯利康药厂合作,采用按需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早期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这个结果也在今年5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或将成为哮喘早诊早治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肺癌诊疗手段也日新月异。钟南山说,现在可以对大部分肺癌患者做不插管、不做胸腔引流、不放尿管的“三无”手术,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目前这种技术不仅在国内推广,还在美国、欧洲、拉丁美洲的近20个国家推广,助推国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迈上更高水平的台阶。
回顾过去40年我国呼吸疾病领域的发展进程,钟南山肯定了跨国企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是做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医疗的,接触的跨国企业比较多,应该说跨国药企,比如阿斯利康,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帮助把很多对患者有益的创新药物和疗法引入国内。其次,他们做了很多公益活动,支持大专家、三甲医院到基层进行科普宣讲、义诊、网络查房等,对于提高基层规范诊疗有着重大意义。他们还热心支持‘生命绿洲’公益项目,捐赠药物、爱心筹款、送药上门。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很感谢他们的。”他说。
关注呼吸疾病早诊早治 “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
1979年,健研院的前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简称“呼研所”)成立,时任所长的钟南山带领全所上下专攻多种呼吸疾病研究,可以说和我国呼吸领域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他看来,当代呼吸科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已不只是“治病”,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重视呼吸健康,呼研所也因此更名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什么是“呼吸健康”?“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也就是要采取相应措施,让人不发病或者得了小病别发展为大病。当前我国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呼吁控烟、努力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等,都是预防呼吸疾病、管理呼吸健康的具体表现。”钟南山说。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并称为“四大慢病”,但是公众对其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钟南山认为,进一步加强慢性呼吸疾病防控需要多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医疗界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举个例子,过去我们对慢阻肺的防治意识比较落后,一般是等到出现上楼接不上气、经常咳嗽等症状后才看医生,这个时候通常已经是三期、四期慢阻肺了,肺功能至少损害一半以上,再处理就比较晚了。如果患者能在早期接受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异常,较早干预就能让肺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甚至是可逆的。”他介绍,为推动慢阻肺的早发现、早治疗,我国呼吸专家提出了“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的口号,这在全球也是首次。
此外,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是对疾病危害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在疾病诊疗上给予一些政策倾斜。当前,有些治疗呼吸疾病的重大药物还没有进入医保,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钟南山指出。
呼吁长期坚持规范诊疗 筑强全病程管理的系统“塔体”
慢阻肺、哮喘都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人,全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在钟南山眼中,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就像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山,一般人关心的只是露出来的部分,也就是表现出来的明显症状,事实上,在海平面下还藏着一大块冰,就是肺部和气管里的炎症。只有平时坚持预防性治疗、合理用药等,才能使气道康复水平不断提高,防止气道炎症急性发作。
近年来,用于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创新药物和疗法不断涌现,其中阿斯利康端到端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的典型代表——儿童雾化中心受到广泛关注。雾化治疗能够实现连续雾化,让药物及时、精准抵达肺部、气管部位进行治疗,且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目前,雾化吸入疗法正在我国逐渐推广普及。儿童雾化中心已在全国开花落地,并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已建成超过350家。由儿童雾化中心所引领的一站式智能雾化以及全病程跟踪管理方案正不断惠及越来越多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虽然创新药物和疗法不断涌现和普及,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是缺乏对慢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如果把我国的医疗系统看成‘金字塔’结构,塔尖是高水平的大型公立医院,塔底是覆盖广泛的全民医保体系,塔体就是为基层医疗体系提供支持的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在,这个塔体还不够大、不够强,筑牢做强塔体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钟南山说,构建全病程管理的系统塔体,需要多方携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阿斯利康借助远程医疗、智能雾化、国家级中央数据库等先进诊疗技术,打造基于物联网的一站式呼吸疾病解决方案,帮助慢阻肺、哮喘患者尽早诊断、获得规范化治疗,助力我国实现呼吸慢病全程规范化管理目标。
原文: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08/07/c_1123231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