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院士戴浩的“人生三境”

来源:新华网-军事   发表时间:2012-04-17

【 字号   】

 

 

【院士名片】

 戴浩,江苏阜宁人,1945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24月入伍。先后任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长期从事指挥自动化总体研究和网络工程建设,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共和国“双百人物”。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员戴浩院士的军旅之路,正是在不断地向上攀登中实现着自我超越。

 投身信息化,一去30年。他用软件数据吹响冲锋号角,用银线电波构筑胜利传奇,在充满未知的漫漫征途上,演绎出当代军事科研工作者高技术与高境界完美交融的人生交响!

 与时间和对手赛跑

 27岁到37岁,是科学家最富创造力的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爱迪生的电灯照亮了世界。但27岁到37岁的戴浩,却经历了一番动荡而平淡的青春:

 1963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工厂一干11年,其间“文革”10年。直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他才如愿以偿地步入清华园,成为一名研究生。

 1982年,37岁的戴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这个时候,我国在信息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鸿沟被进一步拉大。大洋彼岸的IBM公司已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而在北京的大街上,问起计算机,许多人还以为是算账用的计算器。

 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留校任教,戴浩都有很多理想选择。但想到我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在他的心中燃烧。怀揣一腔赤子之情,戴浩想到了参军,当一名军事科研工作者。“我知道部队的研究所有着很大的科研平台,在那里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戴浩说。

 初入军营,戴浩就被委以重任,参与一项自动化系统课题的研究。这时候,没有互联网,书店里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凤毛麟角。但经历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戴浩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遇非常珍惜:“‘文革’10年,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10年’,我们错过了。时间不等你,对手更不等你,落后就要被淘汰!”

 课题启动后那段漫长而又紧张的日子,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经费人才悬殊的极大反差,戴浩恨不得一天掰作两天用,不断弥补技术缺项,追赶工作进度,与“对手”比智慧、比速度、比意志,扫清着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那段时间,他们曾用几十天时间钻研一个技术难题,也曾花费十几个月时间做出一套不成功的试验系统。但大家毫不在意,心里头装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信息系统。

 历经风险的跨越,更显壮丽,艰辛打造的成功,倍加辉煌。5年后,他们成功打造出我军第一代指挥自动化网。

 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跨越,在他的领衔下,我军第一个用于战备值班的计算机网络、第一台作战指挥车、第一份指挥网论证报告……我军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一个个“首次”相继诞生。戴浩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抢”来了一次次宝贵的赶超机遇。

 眼睛看得远,脚步落得实

 戴浩深知IT行业技术的短寿,多年来,他始终抱着强烈的危机感,把目光聚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无论工作再忙,都不放松对新技术的学习。他不仅带头参加所里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和科技讲座,还走上讲台讲授自己的所思所学。在上班的班车上,在出差的火车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戴院士手里捧着一本书,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凝神思考。

 同时,戴浩更深知,追求技术的本质是为了研制管用、实用作战装备,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决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必须紧贴我军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走中国特色的军事科研之路。

 19974月,戴浩担任全军某重点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当时军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沿用已有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一种是使用新兴技术,风险系数大,与原来设备不兼容。一时间争执不下,难有定论。作为总设计师,戴浩通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科学分析,权衡利弊,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不着眼长远大胆创新,现在看似立竿见影,最终必将贻误战机。他这一研究思路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方案获得总部批准。

 展开研究后,一个个技术难关接踵而至。在工程设计中,为满足大部队机动作战需求的问题,他主持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指挥网无线接入规范,突破了指挥网与电台网、地域网、卫星网等多种野战异构网系互联的关键技术,研制了多种类型的有关设备,实现了固定网与野战通信系统的无缝衔接;采用动态路由定向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子网整体迁移”,实现了野战整体转移中随遇入网、动态介入。

 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在戴浩的领衔攻关下,“全军某信息网络工程”终于如期完成。这项工程实现了我军指挥网的升级换代,完成了从专用网络体制向开放网络体制的转型与跨越,成为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里程碑成果。今天,我军的网络平台建设不仅没有走弯路,还经过数十次重大军事演练的检验,产生出巨大的军事效益。

 在某型网络建设时,有人提出完全采用成熟的商用软件,戴浩却坚定地说:“商用软件必须改造,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未来战争中就可能受制于人。”他和同事们殚精竭虑,成功地架构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整体布局,并在世界计算机网络领域率先提出“安全管理中心”的新概念,把以往零散的安全管理措施整合成一个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使得我军信息网络中报文的投递可靠性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俯首甘为“孺子牛”

 “翻译了关于信息安全的几篇最新文章,供大家参考!”“戴院士工作做得及时、细致,而且无私地与我们共享,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赞!”“收藏了,谢谢楼主!”……

 打开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局域网论坛,一份发自研究员戴浩院士的“热贴”点击率居高不下。选中、下载、打开,十多份带有注释的文档映入眼帘。从中摘出一段阅读,记者这样对信息化技术知之甚少的人,也觉得表达通俗自然,思路清晰流畅,翻译者着实下了很大功夫!

 对于培养年轻人,戴浩有着更深的体会和企盼。他经常对科研人员说:“我们那个年代一穷二白、起步艰难,现在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要尽量往前冲!”

 1993年担任总工后,戴浩把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还多次把立功、受奖、提前晋职调级等机会让给年轻人。2001年,他又主动申请辞去总工职务,专心搞科研、带新人。戴浩的学生、博士小刘清楚地记得,戴院士为他修改论文,一份近百页的论文他两天就能改出来,不仅密密麻麻地修改文字,还向他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

 多年来,戴浩领衔研制的许多新成果陆续问世,在报奖时,他宁肯不署自己的名字,也要把年轻人推上去。某信息网络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前,已获得近10项军队科技进步奖。戴浩每次都把自己从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中去掉。他曾主持编写的《指挥所自动化建设》一书的封面上,也没有他的名字。在戴浩带领的各个课题组里,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数百名年轻人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起大梁,成长为课题组长、科研室主任。

 “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戴院士不仅倾尽所能指导帮助,甚至甘愿拜年轻人为师,这也是他能够获得众多科研人员尊重的一个原因”,所政委李成军说。

 该所某中心室主任初宁清楚地记得,他曾撰写了一篇关于软件集成方面的论文发给导师戴院士审阅。论文涉及了很多具体的技术指标,但是戴院士长期从事网络建设,在软件集成方向其实并没有太多研究。看完初宁的论文后,戴院士真诚地说:“不好意思,你论文的内容我没看懂。”而仅仅半年后,初宁却惊讶地发现,当他再和戴院士聊关于软件集成方面的内容时,戴院士已经把这些思想融会贯通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之中了。

 “要相信年轻人,总有一天,他们会干得比我们好”,戴浩说。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