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刘鹏 时间:2013-09-01
78年前的一个夏日,一个塔吉克族小男孩儿在新疆伊犁塔什库尔干呱呱坠地。塔什库尔干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而“塔吉克”是塔吉克本民族的自称,意即“王冠”。半个世纪之后,正是这个小男孩儿摘取了世界高原医学上的“王冠”。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高原医学研究国际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天一。
塔吉克族第一位院士
1951年,吴天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吴天一与妻子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平壤医院工作了两年。1958年,夫妇俩响应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开展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
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吴天一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和不同群体的大量对比,提出了机体对高原低氧适应的依靠器官水平功能适应和细胞水平组织适应两种途径的论点。他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证明藏族对高原的适应与其他群体(如移居汉族及南美印第安人)有着差别,藏族具有最完善的氧传送系统和最有效的氧利用系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了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高度关注。吴天一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学术登山队,获取大量高山生理学资料,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证实青藏高原存在慢性高山病,他所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接纳为ISMM国际标准。
吴天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成果奖15项;1991年获国际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2006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奖;2008年荣获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作为我国高原医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吴天一还兼任第三军医大、武汉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导师。2001年,吴天一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塔吉克族的第一位院士。
创造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吴天一自踏上高原的那一天起,半个多世纪里,他都在与缺氧、高寒等恶劣的环境做伴。
在牧区,牧民们散居,户与户之间离得很远。从这家帐篷到那家帐篷,调查队员常常要骑马走上好几十里地,在忍受高寒缺氧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体力。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得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最终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21世纪初,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救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在他的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5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病例,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胸怀高原的赤诚之子
2009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已经74岁高龄的吴天一立即请战,要求前往抗震救灾一线。4月15日晚,吴天一率领青海省心血管医院的高原医学专家连夜驱车近千公里疾驰玉树。16日早晨,他们到达玉树,成为最早到达玉树灾区的高原病防治医疗队。
到达灾区后,吴天一不顾年事已高,驱车前往了17个抗震救灾工作点,先后走进受灾最重、海拔最高的上拉秀、禅古村、扎西科等地。他爬上废墟,走近挖掘点,进入简陋帐篷,为挖掘部队、消防官兵、医疗队员讲解高原疾病预防知识,现场参与和指导急性高原肺水肿的抢救治疗,为数千名抗震救灾人员讲课,发放《高原保健手册》1万册,使救援人员在做好抗震救灾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008年,吴天一因为在世界高原医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获得了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而他第一时间就将全部奖金15万元捐献给了汶川地震灾区,用于灾区救援及重建。
吴天一院士如今依然居住在他热爱并为之奉献了半个世纪的青藏高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多次聘其前往工作,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心中装着高原人民,装着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