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李东英:"国家的需要最重要"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6-17

【 字号   】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金振娅 时间:2014-06-09

 

 

    6月4日是一个炎热的日子,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有研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儒雅的老者接受了记者采访。谈起中国稀有金属冶金技术走过的道路,他如数家珍,而对自己所谈不多。

 

    他就是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稀有金属冶金专家,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5年攻克40余种稀有金属生产技术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的1957年,也仅能生产22种有色金属,尚有40多种稀有金属不能生产。

 

    怎么办?这个空白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当时的国家冶金部党组提出,一定要在“二五”期间占领有色金属全部领域。

 

    做得到吗?已成为有研总院技术主力和学科带头人的李东英坚信,中国人有能力、有信心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经过调研,李东英设计出一个技术发展路线图——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从工艺技术、专用设备、分析检验、控制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地发展我国稀有金属工业。

 

    时间紧迫,李东英陆续建立起稀土、半导体材料、稀有金属加工和真空冶金、高纯元素分析等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研究课题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等研究室;相继研制出了一批属国内首创的真空冶金设备,如真空热还原炉、真空电弧炉、电子轰击炉、区域精制炉、单晶硅炉、多品种还原炉、细硅芯棒炉等。

 

    5年以后,我国全部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的40多种稀有金属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开始筹建稀有金属冶炼厂、稀有金属合金加工厂和半导体等新材料生产基地。

 

    为“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技术“铺路”

 

    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李东英“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有记者问他,“您是研究材料的科学家,只能做无名英雄,很难享受到自己的科研成果瞬间成功的喜悦,对此,您觉得遗憾吗?”

 

    老人淡淡地说,“能够利用技术来增强祖国的国防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是很高兴的事了。”停顿一会儿,他补充道,自己的主张国家能采用,已经十分开心了,其他的真是没有想那么多。

 

    在李东英的工作生涯中,有一个指导思想是他始终坚持的,那就是材料研究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一定要走在尖端科技的前面。

 

    李东英甘愿作这样的幕后推手。他带领科研人员从调查研究开始,全力投入新材料的预研。在他的主持和不懈努力下,有研总院陆续开发出多晶硅、锗、砷、镓及半导体材料单晶硅、锗和砷化镓,原子能材料锆、铪和锆-2合金材,镁锂合金、钛合金、高纯锂等新材料,为“两弹一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国家“〇九”工程等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率先提出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只是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他领域尚未涉及。

 

    我国是全球四大稀土拥有国之一。李东英曾两次留学前苏联,他主张我国稀土资源利用,要立足更广阔的领域。

 

    那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李东英把目光移向我国的基础农业。1972年,他率先提出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

 

    在有研总院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李东英一遍遍做跟进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获得了显著增产,并取得了优质和抗逆的效果,并且经过对作物果实的高纯分析,证明稀土元素没有进入其果实。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配套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在当时不乏非议。在时任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和国家计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稀土农用得以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至20世纪90年代初,其应用已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约5000万亩,增产粮棉达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已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使我国在此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通,而且走得稳。”李东英欣慰地说。

 

    多年来,李东英不知疲倦,从不停歇。他说:“国家的需要最重要。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可以换专业、换项目、换工作单位。”自1949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李东英领导全国有色金属的技术力量组建了38个科技协作组,对国家一些重大科技决策和科技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