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陈劲松 时间:2014-08-24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名誉组长葛宝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7月10日在兰州辞世。“回望他走过的90多年生命历程,厚重而绵长,博大而宽广,他用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科学精神、悬壶济世灵魂和高尚人格风范,为我们树起一座永恒、高洁、不朽的精神丰碑。”兰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主任徐鹏说。
追随
1919年,葛宝丰出生在河北乐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亲身经历旧中国饱受列强凌辱、民不聊生的悲惨生活,也听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斗争的感人故事。1936年,17岁的葛宝丰抱着“医学救国”的信念,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系。1945年,葛宝丰毕业分配到国民政府兰州中央医院工作。1949年8月兰州解放,人民解放军接管中央医院,葛宝丰耳闻目睹人民军队优良作风,下决心追随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他毅然报名参加解放军,成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的一员。
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葛宝丰逐步成长为受人尊敬的骨科医生,成为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第一任主任,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骨医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在反右运动中,葛宝丰被错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但他对党的信心从未动摇。
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总医院3次调他去北京工作,面对优厚条件,他选择了放弃。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南方的一家医院修建豪华别墅,高薪聘请他前去工作,他谢绝说:“我是西北人民的儿子,别的地方再好也不想去,还是待在这里踏实”。多年来,身处海外的儿子和亲友48次来信,恳请他和爱人去美国安度晚年,但他说:“大西北养育了我,也成就了我,我哪儿也不去,就待在大西北”。
大爱
“要治病人身,先医自己心”,这是葛宝丰一生的行医箴言。他一生救治患者多达17万余人,从未发生投诉纠纷和医疗事故。对此,他很少提及,从不声张炫耀,却为几例不尽完美的手术愧疚自责不已:“为此二三事,郁郁数十年,一上我心头,彻夜不入眠。”
1987年,7岁的小女孩园园因车祸导致严重骨盆骨折,送到医院时已缺血38小时,陷入深度昏迷。由于缺血时间太长,手术很容易引发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有人善意提醒葛宝丰不要亲自给园园做手术,以避免手术失败带来的风险。但葛宝丰坚定地说:“现在要紧的是先救命,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经过葛宝丰整整10个小时的手术,园园终于化险为夷。现已结婚成家的园园动情地说:“葛爷爷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还让我享受到了家庭的幸福和爱情的甜蜜。”
西北经济欠发达,患者家庭经济多不富裕。每当看到一些患者将一张张人民币数了又数,躲在角落里啃干粮时,葛宝丰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因此,他总是以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节省每一笔费用。1993年,甘肃陇南中年农民王林斌患股骨头坏死,一些医院建议他做股骨头置换,不仅费用很高,而且手术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他思索再三,东借西凑几千元,慕名找到葛宝丰。葛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对王林斌实施骨关节融合保守治疗。用这样的方案治疗,愈后的王林斌走路有一点瘸,但不影响下地干活。两年后,王林斌托人给葛老捎来一大袋土豆,从不收礼的葛老收下了这份礼物,并说这是他收到最暖心的礼物,因为他知道王林斌已下地干活了。
对一个医学家来说,创新成果无比重要。但在葛宝丰那里,取得这些创新成果不能以损害患者的利益、让患者冒风险为前提。1957年,一位甘肃籍农民因炸伤,致使右股总动脉连同股动脉和股深动脉缺损14厘米,面临截肢。望着这位农民,葛宝丰心里发颤:“一个农民,不能没有这条腿啊!”他大胆启用一段相应部位的同种异体血管连接患者断裂的血管,使患者的伤腿奇迹般恢复了行走功能,这是世界上第一例10厘米以上同种异体血管连接成活的病例。
患者出院后,深受鼓舞的葛宝丰建立专项档案,决心把这项研究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但就在这项将轰动世界的课题进行到最后一步,要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时,葛宝丰却犹豫了。他想,虽然穿刺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并发症,可一旦发生,就会将这位农民重新推入残疾人的行列。尽管那位农民同意作动脉穿刺,但葛宝丰仍选择了放弃。
攀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葛宝丰立下誓言,国外有的骨科技术,中国人也一定要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敢于攀登。
葛宝丰在国内较早开始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的学习研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研制出“V”形钉和梅花髓管内针,突破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1965年,由他指导的全军第一例、全国第二例临床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末,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打破36小时的国际纪录,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亚洲骨科领域第一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
临床粉碎性骨折碎片难以复位和保持固定,是一项困扰世界的百年难题。葛宝丰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反复研究,终于发明内固定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大大提高了粉碎性骨折的治愈率,1998年该成果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采用自发生机制、骨牵引、内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四肢、脊柱和骨盆骨折病人,有效地促进了骨愈合、修复骨缺损,形成骨外科学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葛宝丰视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己任,把部队官兵的需要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2007年,他不顾年事已高,专题分析驻海拔500米、1500米和3000米部队官兵的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跟踪研究紧急进驻高原部队官兵体内骨吸收指标的变化情况,首次发现高原环境对官兵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及规律,完成全军重大科研课题“西北高寒高原地区军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南藏区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葛宝丰带领医疗队深入海拔3000多米的藏区进行发病机理调查研究,经过2年的病理学调研,总结出发病成因和流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甘南大骨节病发病率不到1%。
育人
葛宝丰常说:“干事业,最糟糕的是后继无人。对青年人来说,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60多年来,他为军地培养骨科人才600多名,其中有34人成长为西北乃至全国各大医院院长或骨科主任。
对骨科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葛宝丰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紧迫感。“文革”结束不久,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他就率先在国内开展动物实验,当时,实验室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兔笼子,甚至连显微镜都没有,葛宝丰就自己节衣缩食,攒钱买来一台当时已经算是最好的单目显微镜。就这样,他在科室人员中开展兔耳离断再植和小白鼠断尾血管吻合的训练,培养了一批显微外科人才。
改革开放后,为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献身西北,葛宝丰将主要精力和目光盯在培养年轻人才上。1987年,第四军医大学本科毕业生甄平报考了葛宝丰的研究生,但又一度徘徊。葛宝丰亲自赶往西安,面试甄平,给他讲西北骨科事业发展的前景。葛宝丰渊博的学识、朴素的作风深深打动了甄平,使他心里的疑虑彻底打消。如今,甄平已挑起兰州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的重担。
正是葛宝丰的不懈努力,兰州总医院吸引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到医院工作,尤其是医院骨科中心已发展成为具有“三科一所”(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病外科、骨科研究所)的强大科研团队,成为全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
简朴
葛宝丰在发展医学事业上站得高、看得远,但在生活中十分朴素、低调,到去世时,他仍住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旧楼房里。
2004年,医院准备为葛宝丰修建一栋院士楼,楼址选定后,工人们准备将一棵生长了多年的雪松挪走。葛老看见后,立刻找到医院领导说:“在我们这里长一棵大树不容易,我宁可不住新房子,也不能毁了这棵雪松。”葛老硬是不让再建院士楼,医院只好将老房子作简单修缮。
葛老一生反对奢华。2011年,兰州军区第十届骨科学会年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92岁高龄的葛老十分高兴,欣然前往。会务组为葛老在酒店订了一个豪华套间,但他就是不愿入住,要求将他和与会代表安排在一起。会务组只好照办,给葛老调换了一个标准间。
葛宝丰生活节俭,但医院学科建设需要,他却从不吝啬,甚至自掏腰包。1987年,他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老伴为他挑选了一双新皮鞋,他嫌太贵,没买。但开完会后,他特意到北京人民医院看望在那里进修的学生白孟海,得知白孟海需要一个试验用的细胞株时,葛宝丰想也没想就从身上掏出500多元钱让他去买;看到白孟海生活清苦,又给了200元的生活费,而当时,葛宝丰每月的工资仅有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