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王小东:对事物保持热情,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04-15

【 字号   】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15-04-03 11:47

 

    清明节即将到来,这两天前往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祭奠亲人、缅怀先烈的市民络绎不绝。

 

    您可知道,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已有59年历史,不过您现在看到的陵园跟59年前的可大不一样。陵园初建于1956年,1975年改建。近日,记者联系到负责陵园改建工作的建筑师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了解到改建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王小东还曾经设计了红山体育馆、新疆国际大巴扎等。虽然76岁了,但王小东依然忙碌,除了设计院的正常工作外,他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伴。新书《建筑微言》即将出版,还有校对工作要做。不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练习书法,“对建筑师而言,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美学、历史、书法等都要懂一些”。

 

    王小东说,对事物保持热情,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当年,他把这种热情融入了烈士陵园的设计当中,“作为一名建筑师,陵园改建项目才是我真正建筑创作的开始,尤其参加了从调研、收集资料、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这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墓碑要求保持原形象

 

    1963年,我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国家规定,大学生毕业后,要进行一年的劳动实习。1963年至1964年,我在新疆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地参加了一年劳动,1964年底回到设计院。那时的建筑项目不多,我们承接的都是一些小项目,例如住宅房屋、食堂等。

 

    1973年,乌市民政局找到设计院,希望我们能对烈士陵园进行改建,设计院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一名叫黄汇的设计师。

 

    老陵园是1956年修建的,当时只有一条主路,还有陈潭秋、毛泽民等5位烈士的墓碑。墓碑用水泥和水磨石做成,面积没有现在的大,当时已经有了裂缝。民政局要求,改建后的墓碑要保持原来的形象,我们商量决定,把墓碑的材质改造成大理石和花岗岩。

 

    现在大家看到的陵园,除了大门是上世纪80年代再次改建的以外,陈潭秋等五位烈士的墓碑、广场、灯柱、南侧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及骨灰存放室都是当年我负责设计改建的。

 

    当时在新疆几乎见不到大理石和花岗岩材质的建筑,为了能找到整块的大理石做墓碑,我去了北京、西安、成都、云南等城市,几乎跑遍了全国。我们一边寻找石材,一边参观调研各地的烈士陵园,顺路再拜访陈潭秋、毛泽民等几位烈士的爱人。在北京房山,我们总算找到了6米高的汉白玉(颜色洁白的细粒大理岩),打算将五座墓碑都用整块汉白玉制作。

 

    调研烈士陵园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广州烈士陵园,这里不光是祭扫凭吊的场所,也是当地的一个公园和一处景点。受这个启发,我们在改建过程中也想把乌市革命烈士陵园设计成一处景点,所做的工作包括扩宽道路、广场的面积,增加绿化面积等。

 

    参观结束,我先创意构思了几个方案,并画了彩色的效果图,方案定下来以后,我们开始设计图纸,那时绘图全靠手工,一座墓碑看似简单,可设计图纸却要画很多张。石材的哪一面磨光,哪一面做榫(sǔn)头(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凸凹方式相连接的凸出部分),都得一笔一笔画出来,像碑座等较大的图纸,则要铺在桌上弯腰画很长时间。那几年我的腰肌劳损病经常犯,这也是很多建筑师的职业病。上世纪90年代以后,建筑绘图就比以前稍轻松了,只需要在稿纸上画出草图,然后通过电脑绘制。

 

    寻访烈士的亲属,主要是为了解烈士的生平事迹。我访问了陈潭秋的爱人王韵雪、毛泽民的爱人朱旦华、林基路的爱人陈茵素。她们介绍的内容非常简单,主要讲烈士当年在新疆工作生活的情况。

 

    其间,民政局的同志请董必武为烈士墓碑及陵园大门题字。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先通过照相放大这些字,然后铺上图纸在照片上描字。

 

    墓碑后面的烈士简历由汉、维、哈、蒙四种文字镌刻,这些字都是我按美术字的要求写出来的。

 

    我在设计碑身时,设计了几个由雪莲花图案构成的花圈,每个花圈由十朵雪莲花组成。用雪莲花是想突出新疆元素,而且雪莲花也象征着烈士的高洁和坚贞不屈的品格。由于当时雪莲花的图案很少见,我们在档案馆、资料室等处寻找都没有结果,后来参考奎屯产的雪莲牌香烟才设计出雪莲花的图案。

 

    下一步工作是找加工厂加工墓碑,当时了解到在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有一批搞雕塑的技术骨干,天安门英雄纪念碑就是他们制作的,我们说明来意,他们表示愿意帮忙。

 

    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大理石加工需要在北京工厂里现场切割。那是1974年冬天,我在北京待了两个月,每天到厂里跟工人们一起加工。

 

    第二年5月,陵园正式开始施工,北京工厂派来20多名技术工人,当时安排他们住在火车南站附近,每天早上他们坐卡车来到陵园,我骑自行车去陵园,整个夏天,我每天都往返于家和工地之间。

 

    我们负责的陵园改建项目还包括大门、道路、广场、灯柱、烈士事迹陈列馆等。

 

    大门、灯柱等用的材质是花岗岩,当时在乌市小西门有一家石料加工厂,我们从那里了解到,艾维尔沟有花岗岩,随后我和工厂的工人乘卡车来到艾维尔沟,在坡底的沟谷里果然发现了很多大块的花岗岩,最大的面积像房子那么大。将需要的花岗岩装好车,我们返回乌市。

 

    艾维尔沟那时是盘山公路,卡车开到山顶后就没油了,荒山野岭没有加油的地方,更糟糕的是刹车也坏了。没办法,我们只好让卡车慢慢滑行,一路上提心吊胆的。好在回乌市的路都是下坡,我们就这样慢慢滑行,直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才回到家。

 

    花岗岩拉回来后,小西门这家工厂加班加点,经过一个夏天,大门、灯柱的施工完成了。

 

    对于墓碑前的广场,我们增加了广场的面积。在广场旁边做了灯柱,墓碑后面是个山坡,我们在那里做了一个挡土墙,用的材料是西山的红砂岩。

 

    1975年8月,陵园改建顺利完成,当年正值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代表团的毛远新(毛泽民之子)也来瞻仰了陵园。

 

    时光荏苒,今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最近,乌市政府计划对陵园进行再次改造,修建一座烈士纪念碑,以此来缅怀更多的烈士。我们的汇报方案已审核通过,希望能将陵园建设得更好,让烈士的英魂安息在这片土地上。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