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马福邦院士逝世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唁 电

马福邦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惊悉马福邦院士不幸逝世,深感悲痛。我谨代表工程院并以我个人名义,通过你们向马福邦院士的家属表示沉痛哀悼与慰问。马福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工程专家,他对我国核工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马福邦院士的逝世是我国核工业界和科学技术界的重大损失!
马福邦院士永垂不朽!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徐匡迪

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马福邦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核反应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总工程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马福邦同志,在因公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于2004年5月30日23时5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0岁。
马福邦同志,祖籍广东顺德,1934年7月26日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1951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1952年9月转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分配到原二机部。
1980年10月以前,马福邦同志一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堆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我国第一座从前苏联引进的研究性重水实验堆的建造、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工作。为此,马福邦同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期间,马福邦同志先后担任重水堆研究室操纵员,值班主任,技管组组长,操纵组组长,总工程师,室主任。在担任操纵组组长期间,较系统地组织了反应堆物理(中子通量、控制棒反应性刻度、中毒碘坑等)、反应堆化学(腐蚀、重水辐照分解、净化、再浓缩等)、反应堆—回路热工水力特性等领域的运行特性研究,为保证反应堆安全运行、技术革新和改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马福邦同志创造了堆外在役诊断堆内部件破损的“瞬态流量法”,并据此制订了操作方案,成功地诊断了装载燃料元件工艺管的破损,安全地处理了破损工艺管的故障。该诊断法简单实用,不仅长期被用于重水研究堆的在役检查,而且推广应用于国内其他反应堆。
针对五十年代苏联提供的重水堆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为提高反应堆的安全可靠性和扩大反应堆的用途,决定对反应堆系统进行全面的改建。1979年,作为技术负责人,马福邦同志领导并主持了重水研究反应堆的改建工程。他提出了改建工程的总体方案、确保放射性部件吊装安全的操作规程等。改建后的重水反应堆,堆芯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消除了设备的重大缺陷,延长了反应堆的寿期。反应堆功率由10兆瓦提高到15兆瓦,最大中子通量增加了一倍,使其成为当时国际上中子通量最高的以低浓铀作燃料的研究堆。马福邦同志主持了重水研究堆安全性更高的锆包壳UO2燃料组件的研究与试验,并于1983年将重水研究堆全部改用锆包壳UO2燃料组件。马福邦同志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重水反应堆的改建工程”以其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成功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福邦同志1980年10月至1983年6月任二机部原子能所堆工部副主任;1983年6月至1984年7月任核工业部原子能所副所长。在我国出口阿尔及利亚重水反应堆工程项目中(当时我国最大的技术出口项目),马福邦同志作为技术负责人,在对外技术谈判、制定技术方案、组织设计队伍、编制安全设计准则、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全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决策。该工程不仅取得可观的1.5亿美元创汇收入,而且由于良好的工程质量,按期通过正式验收,获得阿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好评,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马福邦同志1984年7月至1986年6月任核工业部科技核电局副局长;1986年6月至1988年6月任核工业部核电局局长;1987年7月任核工业部党组成员;1988年6月至1993年5月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兼核电局局长;1993年5月至1999年7月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1999年7月后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在这期间,马福邦同志曾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和广东核电合营公司董事,为我国的秦山核电建设和广东大亚湾核电建设以及军用核动力科学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核电起步时,提出了必须建立技术支持、技术管理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建议并推动实施。近年来,积极探索直接利用核电站乏燃料元件建造低温供热反应堆,用于城市居民供热或海水淡化方面的工作。在有关研究设计院的配合下,在技术方案、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马福邦同志在多年的科技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反应堆工程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101重水反应堆重大技术革新与技术改进”项目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01重水反应堆改建工程”项目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重水反应堆强放射性堆本体解体”等8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原国防科委重大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1994年,马福邦同志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福邦同志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他长期从事核反应堆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始终如一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敏锐地发现和解决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在重大问题上,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为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
马福邦同志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任劳任怨,关心同志,爱护人才。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为政清廉,在核科技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的威望。
马福邦同志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核反应堆工程技术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核科技界的重大损失。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完成马福邦同志的未竟事业,为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马福邦同志永垂不朽!

二○○四年六月三日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