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咨询 > 研究动态
徐匡迪院长率队赴江苏考察调研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4年10月26—30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城市化”)项目的有关院士、专家赴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等市,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吴良镛、邹德慈、钱易、唐孝炎院士及各课题组的专家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对此次调研活动非常重视和支持,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副省长何权等同志全程陪同了考察活动。此次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一、听取江苏省有关城市化方面的情况介绍
  根据“城市化”项目六个专题研究的内容,项目组听取了《江苏省城市化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对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总体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据汇报,江苏省城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主要动力来自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开始形成“小城镇、大发展” 的城市化发展格局;第二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中后期,以城市新区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主要动力来自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江苏省积极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一批与新城区统一规划建设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区;第三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新世纪期,以大城市、城市圈为主导的城市化集聚和加速发展阶段,主要动力来自城市现代化建设,江苏省抓住世界范围内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全面调整产业、城乡、区域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长期以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的问题,江苏省提出了“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了“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发展要求。围绕上述要求,江苏省在以下6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把城市化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扎实加以推进。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着力提高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
  2、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加强城乡规划工作,不断优化城镇结构,发挥规划的先导、控制作用。
  3、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配置、整合城镇空间资源。
  4、加强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消除城市化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引导和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工作、生活和居住。
  5、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强城市管理,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和城市文化品位。
  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建设,到2003年底,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6.8%,特大城市由1个增加到5个,城市市区实现GDP763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59.8%;先后撤消11个县(市)和3个区,新设立12个市辖区,拓展了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有7个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6个城市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15个城市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13个城市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江苏省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城市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二、院士学术报告会
  10月27日下午,院士就城市化问题举行学术报告会。会议由省委副书记、省长梁保华主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负责同志、省级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和在宁部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负责人、南京市级领导班子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聆听了报告。
  徐匡迪、吴良镛、邹德慈、钱易、唐孝炎等五位院士,结合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国20多年来城市发展的实践和未来将要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纵论城市化发展战略,分别以“发展城市群的作用,加快现代化建设”、“人居环境科学与新发展观”、“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科技问题”、“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大气污染环境”为题作了专场学术报告。院士们关于城市化的精辟分析、科学论断和独到见解,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与会者认为,加快城市化是江苏的五大战略之一, 也是江苏省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任务。院士们所作的报告,既具有理论性又富有实践性,不仅回答了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也为我们今后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化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方向性的意见。
  三、参观考察
  此次调研活动,项目组考察了南京、无锡、苏州等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保和污水处理工程、古建筑群、经济开发区和有关企业等,肯定了江苏省在城市化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并与江苏省有关方面交换了意见。
  在谈到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加快现代化进程时,徐匡迪院长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显著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城市化作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城市化的道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推进东部城市群率先实现现代化,并充分发挥其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倍增、扩散、辐射作用,将加快区域和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座城市中,长三角占10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地区占一半;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在此落户。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看,将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活力,持续稳定繁荣发展的大经济体,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仍将起着战略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在谈到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时,吴良镛院士认为:对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时,还应正视不同层次之间的空间相互依存关系。人居环境规划设计要恪守三项指导原则:一是承上启下;二是左顾右盼;三是设想将来。在每一个特定的规划层次,都要注意承上启下、左顾右盼,把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起来。中国城乡发展的难点是“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城乡整体协调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从城乡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审视城市化道路。
  在谈到采取多种模式推进城镇化时,邹德慈院士认为:城镇化,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是一个不可遏制的过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平均年增0.88个百分点,1998年以后平均年增1.4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是农民(通过多种形式)移居城镇,今后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将有 1800多万人成为新增城镇人口,要为800多万人提供就业,当前的主要“瓶颈”是就业。我国城镇化的另一项“瓶颈”是资源短缺的制约,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预测,至2020年全国新增3.3亿城镇人口(现在5.03亿),对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物质实体城市,基本上需要有物质技术基础、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城市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这三个体系来支持和保证。我国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模式来推进城镇化。
  在谈到环境问题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时,钱易院士认为:十五计划中我国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687座,至2003年10月15日才完成124座,占应建项目数的18%,在建的212座,占应建项目数的31%,未动工的351座,占应建项目数的51%。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改变发展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她对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
  在谈到区域性大气环境污染应引起重视时,唐孝炎院士认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致使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当前大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是复合型污染,包括煤燃烧、汽车尾气和扬尘等,这些污染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形成了复合污染,并造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污染。她建议,防止颗粒物污染,主要控制电厂、工业和建筑业烟尘的无组织排放以及地面扬尘等,尤其是清洁卫生。
  四、“城市化”项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10月27日晚,徐匡迪院长主持会议,研究讨论并确定了“城市化”项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会议请各课题组按计划安排课题进度,确保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