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药用蕈菌”暨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在北京召开

来源:二局农业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10-21

【 字号   】

 

    8月26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农业学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药用蕈菌”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论坛主席并主持开幕式,旭日干副院长出席并致辞。我院邓秀新、夏咸柱、廖万清、陈温福院士,中国科学院魏江春、庄文颖院士,以及来自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的500多人出席论坛。

 

 

    旭日干副院长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食药用菌产业作为优质、高产、高效、低碳、环保、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指出,中国工程院历来高度重视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自2011年起,工程院开始启动一系列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智慧,展望全球工程科技的发展前景。他希望,在这个世界级的学术论坛上,来自药用菌科研生产一线的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未来10-20年世界食药用菌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方面的主要问题开展研讨,交流思想,互换成果,碰撞智慧,凝聚力量,共同应对食药用菌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携手将小蘑菇做成大产业,造福全人类。

 

    论坛采取主题报告和学术研讨的形式,以“药用菌 • 健康 • 未来”为主题,本着聚焦前沿问题、聚集顶级专家、聚合学术观点、聚变论坛成果的原则,对药用菌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国际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国际药用菌》杂志主编S. P. Wasser教授、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以及来自德国的Ulrike Lindequist教授、荷兰的L. J. L. D. van Griensven教授、中国台湾的陈启桢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在蕈菌产业基础之上开展的研究和开发不是一项奢侈的投资,而是一个国家的必备产业。”张树庭教授给予蕈菌产业这样的定位。李玉院士在会上表示,蕈菌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典范,符合各国农业发展要求,同时该产业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入门门槛低等特点促使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是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食药用菌是利用废物、废料(如锯木屑、农作物秸杆)等为原料进行栽培,有效地处理了污染源,保护了环境。同时,食用菌又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物质所需,且在人们生活保健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蕈菌产业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迅猛,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1978年中国的蕈菌总产量仅60000吨,不到世界总产量的6%。然而,到2009年,中国的蕈菌总产量达到2020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80%,当年总产值为200亿美元,出口额为13亿美元。2011年中国蕈菌总产量达到2571万吨,出口创汇24亿美元。李玉院士表示,由于食用菌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性的特点,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它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能够创造大批就业岗位,拉动广大农民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扶贫帮困的有效途径。

 

    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食药用菌领域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战略性与前瞻性主题研讨,力求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探求世界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加速食药用菌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推进中国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引领食药用菌产业向更专业、广泛和一体化的高度发展。

 

    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国际药用菌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以学术研讨为主,一直以来被该领域誉为高规格、国际性、专业性的饕餮盛宴,颇受业界关注。首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于2001年在乌克兰举行,中国曾于2009年在南通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

 

    (农业学部办公室 位鑫)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